婦婦(妇)Fù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北方有(此姓)。” 婦fù❶男子的配偶。蔡邕《協和婚賦》:“惟情性之至好,歡莫偉乎夫婦。” ❷已嫁的女子,也泛指女子。丁儀《厲志賦》:“惡晨婦之蒙厚,痛三代之見薄。”張超《誚青衣賦》:“《書》戒牝鷄,《詩》載哲婦。” 婦“妇”的繁体字。 上一条: 妇 下一条: 媍 妇婦、媍ㄈㄨˋfù二2311名弟之妻。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弟之妻曰~。今俗称为弟~。」   婦妇(1次) 女子嫁后称妇。媵有莘之~《天》 婦❶有舅姑曰婦。《計經·衛風·氓》:“三歲爲婦,靡室勞矣。” 鄭玄箋: “有舅姑曰婦。” ❷婦之言服。《禮記·曲禮下》:“士曰婦人。” 鄭玄注: “婦之言服。” 婦fu8B44 “妇”的繁体。 婦fùF084 “妇”的繁体。 婦婦,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从女从帚會意,指已嫁女子。《説文》: “婦,服也。从女持帚,灑掃也。”金文第四字形作上下結構。卜辭、銘文或讀“帚”爲“婦”,甲骨文字形作 ,金文字形作 。銘文或用婦女義,或指妻子或子之妻。 楚簡帛文作 ,篆體解散。秦簡牘文作 ,篆隸雜糅,古隸風格。參見118.歸字條。 婦妇,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 篆fù[禾→ 帚(早期甲骨文從“禾”,至晚期甲骨文禾訛變爲“帚”。) + 女(意符) →(《説文》:“婦,服也。從女持帚。灑埽也。”許先生生活在專制時代(東漢),對婦女的看法具有濃厚的專制色彩並不奇怪,封建專制思想難道今天就已經肅清了嗎?孫中山先生説得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婦,指已婚女子,與“夫”相對。早期甲骨字形從禾從女。反映了農業社會初期,男人仍然從事“狩獵”,而婦女則從事“種植”,看來,這時“夫婦”是平等的,祗不過勞動上分工有所不同。五千年來,農村婦女一直從事播種、插秧、收割等農業勞動。)] 《論語·泰伯》:“子曰:‘才難,不其然乎? 唐、虞之際,於斯爲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孔子説:“人才難得啊!不是這樣麼? 唐堯、虞舜的時候,人才最盛,十人中還有一位婦女,實際只有九位男子。”) [宋] 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晏景初請一僧主持一寺院,僧稱自己無能,説:“巧婦安能做無麵湯餅乎?”後來演變爲“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婦 ☚ 妻 妃 ☛ 婦 (fù)从女持帚。 【按】从女持帚,會灑掃之意。 婦 ☚ 得 匿 ☛ 0000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