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婕妤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婕妤怨

 

[唐]刘云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莫言朝花不复落,娇容几夺昭阳殿。

 《婕妤怨》属《相和歌辞·楚调曲》。
 这首宫怨诗化用汉代班婕妤的典故,泛写宫廷妃嫔的幽怨之情。
 据史载,班婕妤贤而多才,初极受宠,后因汉成帝偏宠赵飞燕赵合德姊妹而遭冷遇。相传她曾作《团扇诗》 (一名《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飇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她以秋扇见捐比喻自己被弃。本诗开头借用此意,写一位宫嫔久居宫中,不得君王的恩宠,正值青春年华之际,却饱尝了孤寂冷落之苦,因此她想到自己的遭遇与那见捐的秋扇何其相似。 “妾岂如秋扇”一句中的“岂”字耐人咀嚼,由它所构成的反诘句式,透露出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处境虽无可奈何,却并不甘心的矛盾痛苦心情。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将诗意又引进一层: “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这位宫嫔在痛苦的思索中进而发现:秋扇见捐,实属暂时,待到来年盛夏,仍可出箧。而自己则久锁深宫,永难出头。“永微贱”不仅概括了她索寞的过去,也予示着凄苦难熬的未来,这三个字道出她心中多大的郁闷与哀伤!
 嫔妃之中,失宠者固然不幸,那么得宠者是否就无需忧愁,永享幸福呢?末尾二句又从这里着墨,拓开了诗的意境。 “莫言朝花不复落,娇容几夺昭阳殿。”昭阳殿为赵飞燕姊妹住处,这里泛指得宠官嫔所居之地。 “朝花复落”是自然规律,在此借喻人老色衰,地位改变之不可抗拒,昭阳殿里几番更换新主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位女主人公由自身的遭际联想到了宫廷众多嫔妃的命运,她已清晰地看到:官嫔得宠是暂时的,失宠是难免的,无论得宠与失宠,等待她们的都是不幸的结局。基于这样的认识,她的幽怨也就不仅仅属于个人了。诗写到此,即从深度和广度上缴足了题意。
 其实,婕妤作为宫中的女官,地位在一般官女之上,她们的命运尚且如此,一般宫女更可想见。所以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宣示了封建帝王的后宫是毁灭妇女青春的罪恶渊薮,而制造这种罪恶的元凶,当然是那视女子若玩物的封建帝王了。
 唐人写宫怨诗,多拟托汉宫旧事。本诗虽有所沿用,但又不为故实所限,能再加发挥,翻出新意,这足以表现诗人构思之奇巧。全诗未着一个怨字,但句句有怨情,一层甚一层。开头两句将人比扇,初露怨意;中间两句言人不如扇,幽怨更深;末尾两句由失宠之愤怨,引出得宠之忧怨,提炼出婕妤之怨的普遍意义。这样严密的章法,集中而突出地表达了主题。诗熔议论抒情于一炉,收到了既晓理又动情的双重功效。特别以比喻进行议论,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议论,高于议论,意味深长,颇得理趣。

诗词《婕妤怨》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婕妤怨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原诗今译】


 宫女们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袅袅婷婷,鱼贯走出建章宫殿。
 昭阳宫里住着细腰美人赵飞燕,
 吹吹打打,在乐声中为王侍宴。
 谁问承受帝王恩宠的宫女嫔妃,
 难道你们能超过我的双眉弯弯。


 【鉴赏提示】
 《婕妤怨》这个题目,是汉乐府楚调曲名。婕妤,一作倢仔,宫中女官名,汉武帝时所置。《婕妤怨》一作《班婕妤》。关于班婕妤,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即班彪,班固班超之父)之姑,(班)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成)帝所宠爱。后(成帝)幸赵飞燕姊妹,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诗人借用这首乐府旧题,不仅在于吟咏班婕妤失宠旧事,而且也寄寓了他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
 首两句叙婕妤失宠事。叙事的角度即班婕妤自己。“花枝”,指妖艳如花的美女,即赵飞燕姊妹。“建章”,是汉长安内宫殿名。“昭阳”,亦汉宫名,是后来最得汉成帝宠爱的赵飞燕的居所。“花枝出建章”可以说是班婕妤所见:又一个美人儿出现在建章宫里。平平叙出,但在班婕妤心里,这自然是一个不祥的征兆,新来的这个花枝般美丽的女人该不会夺去她宠幸的地位吧?“凤管发昭阳”可以说是班婕妤所闻:赵飞燕所居的昭阳宫里,彻夜凤箫之声不歇。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尤以身轻似燕、善于歌舞闻名。不幸的事果然发生了,赵飞燕以她的妖冶美丽和能歌善舞得到喜新厌旧的汉成帝的宠爱。这两句都是客观地平平写出,实际上融入了班婕妤无尽的失意和孤独,新人的蒙宠和她的被弃损也在暗中作了强烈的对比。
 后两句写法出人意表。按常规,在前两句叙事之后,下面该有两句抒发怨情的句子,如宫门长闭呀,辇路生草呀,寒簟冷落呀等等,这些都是写此类题材常见的路数。然而诗人独出机杼,模拟班婕妤的口气去问独得新宠的赵飞燕:“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双蛾”指美人双眉细长而美。“双蛾几许长”是说你尽管美貌,但美貌有几时,总有色衰的时候,在好色而不德的君王面前,你的新宠能维持多久?这两句问得很冷峻,同时又可以看出,所谓婕妤之“怨”并不在夺宠的赵飞燕身上,而在喜新厌旧的汉成帝。这两句在结构上不但突出异军,而且挖掘主题深意,见出诗人识见的高超。倘若婕妤只是怨君王不来陪伴,或只是怨赵飞燕妖冶惑主,则仅为女人的拈酸吃醋,境界就要大相径庭了。

婕妤怨 - 可可诗词网

婕妤怨

由来咏团扇(直起又别)今已值秋风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颔联自切班姬,移咏阿娇、明妃不得。

【校记】

1.时,《全唐诗》一作“人”。

【注释】

[婕妤怨] 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卷四三“相和歌辞·班婕妤”:“一曰《婕妤怨》。《汉书》曰:‘孝成班婕妤,初入宫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自鸿嘉后,帝稍隆内宠,婕妤进侍者李平,平得幸,为婕妤,赐姓卫,所谓卫婕妤也。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微贱兴,班婕妤失宠,稀复进见。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帝许焉。’《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陆机《班婕妤》:“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咏团扇] 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颷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颜色] 即容颜。谢朓《赠王主簿二首》其一:“日落窗中坐,红妆好颜色。舞衣襞未缝,流黄覆不织。”

[相如赋]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评论】

《瀛奎律髓》卷三一冯班评:匀美。纪昀评:六句“上”字费解。


乐府诗《婕妤怨》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婕妤怨

 

[唐]陆龟蒙


 妾貌非倾国,君王忽然宠。南山掌上来,不敌新恩重。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须轻。

 《婕妤怨》属《相和歌·楚调曲》。《乐府题解》曰:“《婕好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好,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帝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
 以前人所写的《婕妤怨》虽各有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作者从旁描述,或借团扇,或借翠草,或借寒鸦,或借日影,以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婕妤的愁苦与怨恨。而陆龟蒙的《婕妤怨》却一反常作,独让婕妤开口说话,爽快地倾吐出自己内心的怨苦,无情地讽刺了汉成帝喜新厌旧、玩弄妇女的恶劣行径。因而在写“婕好怨”上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妾貌非倾国,君王忽然宠。”这两句似乎有些矛盾。君王宠爱的人怎会不是出色的美人呢?因此这“非倾国”一方面是婕妤的自谦,而另一方面还暗含着在容貌美之外,班婕妤尚有更能使“君王忽然宠”的特质。如果一个人只是虚有其表,而实际却是庸俗不堪,那么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必将大大减色,失去重量。班婕妤之所以能受到汉成帝的“俄而大幸”,在成帝心目中重于“南山”,自当与她的“美而能文”有关。试想,在那样的封建时代,一个不但貌美,而且文才出众,更加是高门望第的女子,怎能会不受到那些嗜色成性的帝王的另眼相待“俄而大幸”呢?所以这“妾貌非倾国”不是写实,而是作者在令婕好自谦以增添其懿德之外,还另有含意,即表现婕妤之所以使“君王忽然宠”还有其为一般女子所难以企及的特点。 “南山掌上来,不敌新恩重。”前一句写出了君王对婕妤的爱且重。“掌上明珠”表现爱,而“南山掌上来”则不但“爱”,而且“重”矣!但这样的爱重也难敌君王的另有新欢。一语双关,上下文衔接过渡转折巧妙自然。 “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须轻”,进一步写出了“不敌新恩重”的原因,也透露出窈窕者狐媚求宠的心态。阴铿诗中说的“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也是写出了“不敌新恩重”的原因。两诗亦均暗含着对君王重歌舞而轻诗书文才的怨恨。所以陆龟蒙这首《婕妤怨》同阴铿一样是不言“怨”而怨自生,未说“恨”而恨自在其中。不着痕迹,天衣无缝,实堪称为写《婕妤怨》的上品。
 总之,本诗通过“重”与“轻的鲜明对比及君王由“忽然宠”到“又须轻”的心理变化,不但极沉痛地表现了婕妤的“怨”,而且也有力地讽刺了君王的喜新厌旧,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给妇女带来的悲惨命运。

婕妤怨

乐府楚调曲名。婕妤本汉时宫中女官名,此处指班婕妤。她因貌美能文而为汉成帝所宠爱,得为婕妤。后赵飞燕姊妹得幸,婕妤见疏,于是她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 以自伤悼。后人有感于此,为作“婕妤怨”曲。唐人乐府也作“长信怨”,因婕妤失宠后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而名。

婕妤怨

婕妤怨

晋陆机的乐府诗。《乐府诗集》题作《班婕妤》。《婕妤怨》,乐府楚调曲名。诗曰: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昏黄履綦绝,愁来空雨面。”婕妤,指班婕妤。团扇,指班婕妤的《怨歌行》,因作者在其中以团扇自比。诗中写班婕妤失宠后的孤独和悲愁。参看“怨歌行”条。

☚ 游西岳   雍州 ☛
婕妤怨

婕妤怨

晋陆机的乐府诗。《乐府诗集》题作《班婕妤》。《婕妤怨》,乐府楚调曲名。诗曰: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昏黄履綦绝,愁来空雨面。”婕妤,指班婕妤。团扇,指班婕妤的《怨歌行》,因作者在其中以团扇自比。诗中写班婕妤失宠后的孤独和悲愁。参看“怨歌行”条。

☚ 游西岳   雍州 ☛
000060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