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婉约词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婉约词派 婉约词派宋代与“豪放词派”对举的一大词派。因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该派以秦观、李清照等为代表,主张“诗庄词媚”、“词别是一家”。作品受南唐词派影响,多以男女恋情为题材,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 贵尚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对当时及后世词坛影响甚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西昆体 豪放词派 ☛ 婉约词派 婉约词派词之分为“婉约”、“豪放”两大基本流派,起于明张綖《诗馀图谱·凡例》后之“附识”:“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张綖对词所作的“大略”划分,有助于在总体上把握词的两种最基本的风格倾向,故明以后词学界广泛沿袭使用,其影响直至于今。宋代词人已有词须思致委婉、意蕴深长之观念。秦观、周邦彦为北宋婉约词最有成就的词人,南宋婉约词之大家则为姜夔、吴文英,探其源头可上溯至五代的花间词派和南唐词派。婉约词以男女情事、伤春伤别为直接题材,以柔婉、缠绵的心绪为基本情结,而通过“情景交炼”的意境含蓄地表现耐人寻味的情思,并在其中融入微妙而又广泛的人生体验。婉约词伤感缠绵的情感基调及其迂回曲折的表现方式,有别于“言志”之诗。清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云:“词虽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愈远。盖言词者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李清照等婉约词人坚持词乃“别是一家”,严分诗、词之界,而历代词人也大都奉“婉约”为正宗。 ☚ 南唐词派 豪放词派 ☛ 婉约词派 368 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对举的宋词一大流派。因明人张綖对秦观与苏轼的词风有“少游(秦观字)多婉约,子瞻(苏轼字)多豪放”的评价而得名。唐五代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开此派风气在先,宋初欧阳修、晏殊、柳永等袭其余韵继后。柳永之后,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为该派代表作家,而后代有承传,并被视为词之正宗,与被看作词之别路的豪放派各领风骚,雄踞两宋词坛。婉约派的词作,在内容上恪守“诗庄词媚”的原则,多写儿女情长,离愁别绪,个人遭际,题材比较狭窄;在写法上,往往婉转缠绵,曲尽人意,描写委宛细腻,含蓄蕴籍,多呈“阴柔之美”,表现为“婉约”的风格。其作品多伤纤弱,然亦有清丽之作。 ☚ 江西诗派 豪放词派 ☛ 婉约词派 婉约词派唐宋词的一个主要流派,与豪放派相对。婉约词派的主要特点是宛转柔美。它的内容多侧重于写儿女风情。结构缜密,音律和谐温婉,语音圆润。题材较狭窄,多抒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伤春悲秋,浅斟低唱。婉约词派提倡“词别是一家”,以个性的抒情为主,在创立抒情体文学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 唐宋八大家 豪放词派 ☛ 婉约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明人张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王士祯《花草蒙拾》),因以得名。该派在内容上多持“诗庄词媚”之说,以写儿女风情为主,形式上重视音律,讲究含蓄,情思曲折真切,语言精丽清新,风格多婉转柔美。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多被视为婉约派代表。该派长期支配词坛,多有人以其为“词之正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