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婁婁(娄)Lóu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龙口、东平,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云南之河口、陇川,广东之澄海,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畲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亦作 ‘偻’。《风俗通》 云: 邾娄之国,子孙或以娄为氏,或以邾娄为氏。陆终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邾,即安之后; 挟,安之裔。曰邾挟,周初受封为附庸,挟之后不得其名字。” 此 “以国为氏”,系出曹姓。
❷《中文大字典》 注引 《唐书·宰相世系表》 云: “娄氏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孙东楼公封於杞,为楚所灭,子孙食邑於娄,因以为氏。城阳诸县有娄乡是也。”
❸郑樵又云: “疋娄氏改为娄氏。” “疋娄”,或作 “匹娄”。《姓氏考略》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后魏匹娄氏、伊娄氏、乙那娄氏并改为娄。”则此似应出自鲜卑族。
❹ 《姓氏考略》 又注: “离娄之后。” 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视力极好。其后以祖辈名字为姓氏。
❺畲族之娄姓,相传为槃瓠 (盘古) 的后代。《中国人的姓名·畲族》 引清代光绪间褚成允所编《遂昌县志》 云: “畲民有雷、兰、钟、盘、娄五姓,本槃瓠遗种……”
汉代有娄寿; 北魏有娄提,代人,太武时封真定侯; 唐代有娄师德; 宋代有娄机,嘉兴人,参知政事; 明代有娄志德,项城人,福建布政使。


婁婁(娄)Lǚ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集韵》云: “娄,亦姓。”未详其源。
一音lóu,为现行姓氏。

婁lóu

姓。見下。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娄,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通“摟” lou
〔例一〕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传:“娄,亦曳也。”陈奂传疏:“娄者,搂之假借字。《玉篇》引《诗》正作‘弗曳弗搂’。”按,《说文》手部:“搂,曳也。”娄通“搂”。
〔例二〕 《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遣,式居娄骄。”笺:“娄,敛也。”《说文》女部“娄”段玉裁注:“此则谓为搂之假借也。”娄,收敛。娄通“搂”。
娄,来母、侯部;搂,来母、侯部。来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僂” lou
〔例〕 《通训定声》:“娄,假借为偻。”《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疏:“卷娄者,谓背项俛曲,向前挛卷而伛偻也。”卷娄,伛偻。娄通“偻”。
娄,来母、侯部;偻,来母、侯部。来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塿” lou
〔例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按,《文选》左思《魏都赋》:“培塿之与方壶也。”注引《左传》作“培塿”。培𪤁,小土丘。娄通“塿”。
〔例二〕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部娄,培塿。娄通“塿”。
娄,来母、侯部;塿,来母、侯部。来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 lou
〔例〕 《集韵》:“,求子豕,通作娄。”《左传·定公十四年》:“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发情的母猪。娄通“”。
娄,来母、侯部;,来母、侯部。来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5.通“屡” lu
〔例一〕 《诗·周颂·桓》:“绥万邦,娄丰年。”笺:“娄,亟也。”娄,屡次。娄通“屡”。
[例二] 《汉书·严助传》:“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娄,屡屡。娄通“屡”。
娄,来母、侯部;屡,来母、侯部。来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娒
  • 下一篇:婓

“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𫎯

“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457(瓜类)过熟而变质。东北官话。东北〖〗。郑守志《开明姑娘》:「我留那血肠没臭你人变臭,我留那西瓜没~你人变~。」北京官话。北京〖〗。这西瓜都~了,不能吃了‖香瓜~了也不好吃。冀鲁官话。天津〖〗。你买了个~瓜,都流汤了。(事情)坏或糟。北京官话。北京〖〗。~了,这件事他发现了。(体质)虚弱。北京官话。北京〖〗。一场病把他身子折腾~了‖他的身子骨儿真~,一碰就倒了。懦弱。北京官话。北京〖〗。你这个人可真~,有话干嘛不敢说?‖这个~小子!品质不好。西南官话。云南昆明〖〗。太~了,干这种丑事。(技能)低劣;没本事。北京官话。北京〖〗。我这笔字儿才~呢,拿不出手。冀鲁官话。天津〖〗。他那棋,下得太~了。西南官话。云南昆明〖〗。你咋个那么~,衣裳都洗不干净。质量差。西南官话。云南昆明〖〗。这种袜子最~了,一穿就烂。(炉子里的火势)弱。北京官话。北京〖〗。都烧~了,得快加煤。邋遢。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衣服都穿发黑了也不洗,~得死人!贵州沿河〖〗。粗俗。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他说这话很~。耐;经得起。北京官话。北京〖〗。这鞋不~穿‖这点儿东西还~吃?晋语。山西忻州〖〗。这些儿营生不~做。掏空。江淮官话。湖北广济〖〗。赣语。湖南浏阳〖〗。~空了肚子。对;向。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屁股一脚踢一脚。

婁娄

见〔離婁〕

❶斂也。《詩經·小雅·角弓》: “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鄭玄箋: “婁,斂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婁,王力住反,數也。徐云鄭音樓,斂也。《爾雅》云: 裒、鳩、樓,聚也。沈力俱反。”
❷亟也。《詩經·周頌·桓》: “綏萬邦,婁豐年。” 鄭玄箋: “婁,亟也。”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婁宿 > 婁
婁  lóu

即婁宿。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奇獸 > 婁
婁  lóu

獸名。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

婁lou

8AE4
“娄”的繁体。

婁lóu

L234
“娄”的繁体。

129.趣談“婁”字

婁,像婦女背著竹簍,簍子在編結時留有較大的孔眼,擬爲“簍”本字。由婁構成的派生字,往往有鏤空的内涵。


婁娄,金文;篆lóu

[女子背簍。(《説文》:“婁,空也,從母中女,空之意也。一曰:婁,務也。,古文。”婁,擬爲“簍”本字。“簍”爲竹篾或柳條編成的桶狀盛器,由於編織稀疏,故簍壁多孔。古代婦女多將其頂在頭上,以攜帶物品。至今川、雲、黔等地山區婦女仍然頂簍,或背在身後。“簍”爲象形造字。引申爲多孔,疏鬆。又引申爲穿戴。“婁”被借用,則另造“簍”字。但“婁”作爲聲意符,有較強的構字力。姓。)]
《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你有新衣裳,何不穿身上!)

婁()


伯婁簋,殷周金文集成3537,西周早期
白(伯)婁俯乍(作)(寶)𣪕(簋)。
按: 从女聲, 用爲人名。

是婁簋,殷周金文集成3911,西周中期
是婁乍(作)文考寶𣪕(簋)。

包山楚簡·文書161,戰國
仿司馬婁臣、 仿(史)婁佗諍事命, (以)王命䛠(囑)之正。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44,戰國
名,婁(數)也。
按: “女”符繁化,增飾筆。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27,戰國
亦非又(有)譯婁以多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83,戰國至秦
婁,祠及百事,吉。

漢印文字徵
虖婁丞印。

漢印文字徵
婁羈。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高祖龍興,婁敬畫計。

史晨前碑,東漢
得在奎婁,周孔舊宇。

鄧羨妻李榘蘭墓誌,北魏
神龜元年嵗次降婁十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
按: 降婁,星次名。

竇泰妻婁黑女墓誌,北齊
故使持節侍中太師大司馬太尉公録尚書事武貞竇公夫人皇姨頓丘郡長君婁氏墓誌銘。

匹婁歡墓誌,北周
俄轉大都督,尋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匹婁氏。

鄭虔題名殘刻,唐
……方達婁宗臣之……

古君妻匹婁淨德墓誌,唐
大周唐故左戎衛右郎將古君夫人匹婁氏墓誌并序。
《説文》: “婁, 空也。 从母、 中、 女, 空之意也。 一曰婁, 務也。 , 古文。”
甲骨文从女聲。 秦簡文字“”訛變, 連爲一體。 石刻文字以訛傳訛, 多省簡。《説文》析形“从母、 中、 女”,“母、 中”即“”之訛變。
“婁”在文獻中多用作人之姓氏。又十二星次有“降婁”,或“奎婁”。

☚ 嫚   孃 ☛

(lóu)

空也。从毋中女,空之意也。小徐本篆从母,亦不可解。“母中女”先不成文,更無論空義也。

*婁le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空也。 从毋、从中、女。婁空之意也。一曰婁務,愚也。,籀文婁。 从人、中、女,臼聲。 ,古文婁如此。(十二篇下)
一婦女雙手扶住頭頂之東西狀。空罐子重量輕,較不易平衡,故用雙手扶住?

☚ 兜   樓 ☛
000008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