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威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威仪wēi yí

❶端庄的仪容。刘长卿《秋夜北山精舍观体如师梵》:清切兼秋远,威仪对月闲。
❷礼仪。杨巨源《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万里永昌城,威仪奉圣明。韦渠牟《步虚词》之一: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

威仪

威仪

❶庄重的容止。《邶风·柏舟》三章:“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毛《传》:“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威仪耳。棣棣,富而闲习也。物有其容,不可数也。”陈奂《传疏》:“言己之仪容美备,不可说数也。”《小雅·宾之初筵》三章:“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毛《传》:“反反,言重慎也。”马瑞辰《通释》: “毛训重慎,亦善貌。”《大雅·民劳》三章:“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毛《传》:“以近有德,求近德也。”
❷礼仪,礼节。《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朱熹注:“礼仪,经礼也。威仪,曲礼也。”经礼,典章制度。曲礼,谓行事进退的礼节。《大雅·既醉》四章: “朋友攸摄,摄以威仪。”郑《笺》:“言成王之臣皆有仁孝君子之行,其所以相摄佐威仪之事。” 《礼·缁衣》引诗郑玄注:“攸,所也。言朋友以礼义相摄。” 《大雅·假乐》三章:“威仪抑抑,德音秩秩。”郑《笺》:“抑抑,密也;秩秩,清也。成王立朝之威仪,致密无所失,教令又清明,天下皆乐仰之。” 《大雅·烝民》二章:“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笺》:“式,法也。力犹勤也。勤威仪者,恪居官次,不解于位也,是顺从行其所为也。”马瑞辰《通释》:“勤,犹习也。威仪是力,即 《左传》所云 ‘习仪’ 也。”

☚ 威   面 ☛

威仪wēiyí

【释义】
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

【色彩】
含褒义。

【扩词】
很有威仪。

【造句】
 ❍ 朝廷的官僚一个个峨冠博带,显出吓人的~。
 ❍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皇家的~咄咄逼人,真是难以描述。

【正音】
“仪”不念作“义”yì。

委蛇;威仪;逶迤;

◉ 委蛇wēiyí 
❶同“逶迤”。
形容随顺。〈例〉虚与~/ 晚节不能自坚,~执政间。 委,这里不读wěi。蛇,这里不读shé。
◉ 威仪wēiyí  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例〉~凛然/ 有失~/ 巍峨的布达拉宫显示出让信徒肃然起敬的~/ 天子为万民之主,无~不可以奉宗庙社稷。
◉ 逶迤wēiyí  也作“委蛇”。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例〉山道~/ 羊肠~,名曰“环道”/ 栈道~盘旋在崇山峻岭中/ 五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近〉回环/ 盘曲/ 曲折。〈反〉笔直。

威仪wēi yí

使人敬重的庄重的容貌和举止:别人还不理论,惟有宝玉素日仰慕北静王的容貌~,巴不得常见才好。(八五·1099)

威仪wēiyí

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
国旗护卫队的威仪令人肃然起敬。

威仪wēi yì

〖名词〗
古时朝会,祭祀等典礼中的礼仪细节(2)。《臧僖伯谏观鱼》: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文采鲜亮,贵贱分明,等级有别,少长有序,这是讲习威仪。《亲政篇》: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然而殿堂和台阶相隔很远,礼仪形式显赫隆重。

威仪

❶ 古代典礼中的各种礼仪细节。《礼记·中庸》:“礼仪三百,~三千。”
❷ 庄重的仪容举止。《世说新语·方正》:“~端详,容服光整。”

威仪

威仪

《礼记·中庸》有“仪礼三百,~三千”之语,故以“威仪”代指三千。莫绳孙《与缪荃孙》:“早年冯展云先生曾欲以~之数相易,先君未之允也。”

☚ 两三数   秦关 ☛
各种举止

各种举止

人的各种举止言谈行为:动静语默 动止语默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行动坐卧
天生的举止:禀履
皇帝的言行举止:起居
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鸿逵
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风则
女子娴静而羞涩的举止:烟视媚行
高雅的谈吐,文雅的举止:高谈雅步
庄重的容止:威仪
优美的举止:韶举
豪迈的举止:钓鳌 鳌钓

☚ 举止   言谈举止 ☛

仪仗

仪仗

彩仗 威仪 麾盖 执事
帝王仪仗的一种:静鞭 鸣鞭 霓旌
神仙的仪仗:霓幢
帝王的仪仗:霓节 金障
古代殿庭的仪仗:金节
旌旗仪仗:麾仗 旗仗 麾旌
旗戟之类的仪仗:麾棨
将帅的旗仗:麾钺
彩饰的仪仗:彩仗
古代高官外出时声势显赫的仪仗:高牙大纛
闪耀着寒光的仪仗:霜仗
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钩陈
出殡的仪仗:灵仗 灵仪
仪仗盛的样子:雾节
仪仗不整的样子:露盖
(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伞、武器等:仪仗)

另见:帝王 出行 旗子 牌子

☚ 旗的各部   标记、信号 ☛

威仪wēi yí

❶庄严的仪容。《诗·邶风·柏舟》:“~~棣棣,不可选也。”
❷礼仪细节。《礼记·中庸》:“礼仪三百,~~三千。”
❸仪仗,随从。《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省事倪宗又牵~~手力。”

威仪威儀wēi yí

庄严的仪容举止。《类经·祝由》:“此以威仪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

威仪wei yi

【佛教】decent deportment

威仪

dignified bearing

威仪

(1)令人敬畏的仪容举止。威仪是身份等级的外在显示,国君有国君的威仪,臣下有臣下的威仪。《荀子·礼论》:“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臣有臣之威仪。”(2)对仪容举止的具体规定。《国语·楚语下》:“礼节之宜,威仪之则。”《礼记·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威仪

郡门下吏名。东晋置,《八琼室金石补正》九《建宁太守爨宝子碑》在小吏下另有威仪一人,亦为小史的一种,掌郡府中及太守出行时仪卫之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