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不婚
严格地说应称之为“僧道尼不婚”。它是指僧侣、道士、尼姑出家后不许结婚,也不允许与他人发生性交关系。唐以前古代律令并没有明令 “僧道不婚”,但到了宋代以后就有了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僧侣、道士和尼姑。宋太祖赵匡胤就曾下诏:“道士不得畜养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金代,熙宗皇帝也下诏规定:“僧尼犯奸,并处死。”《元史·刑法志》更云:“诸僧道悖教娶妻者,杖六十七,离之。僧道还俗为民,聘财没官。”明、清二朝的律令还较严格,规定:“僧道娶妻妾者,杖八十,还俗。女家同罪,离异。寺观主持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若僧道假托亲属或童仆为名求娶,而僧道自占者,以奸论。”僧人、道人不婚本来是佛教与道教的教规之一,封建统治者从法律上再加以文字规定,其举措不过是对佛、道有关教规的维护与利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