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姚弋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世为羌族首领。西晋末年,率部众数万人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初投靠前赵刘曜,任平西将军,封平襄公。继投靠后赵石虎,率部众迁居清河(治今山东临清东)之滠头,任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县公。不久,迁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太宁元年(349年)出兵镇压梁犊起义,进封西平郡公。冉闵肆行民族仇杀时,曾率军讨闵。永宁元年(350年)后赵石祗继帝位,弋仲归附祗,任右丞相。遣子姚襄率兵援石祗进攻冉闵。永和七年(351年)后赵灭亡,遂投降东晋,任六夷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次年病卒。 姚弋仲279—352西晋及十六国时期羌人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西)人。烧当羌族。西晋永嘉之乱,东徙榆眉(今陕西干阳县东),聚众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初隶前赵刘曜,封平襄公。继附后赵石虎,任十郡六夷大都督。太宁元年(349)助石虎镇压梁犊领导的谪卒起义。翌年, 又助石氏讨冉闵之乱。永宁二年(351)后赵亡,降东晋,官拜六夷大都督、督江淮诸军事、大单于,爵高陵郡公。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世为羌族首领。西晋末,率部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有众数万人,先后投靠前赵、后赵。石虎时,率部属迁居清河,被任为冠军大将军。太宁元年(349年),镇压梁犊起义。后赵亡,降晋,为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姚弋仲 姚弋仲(280—352 年)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原籍南安赤亭(今陇西)。西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率部众数万,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建城于陇上。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 年)投赵,屡立战功,拜安西将军、六夷大都督、豫州刺史。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 年)率部迁于清河,后赵石泓拜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平襄县。后赵亡,归晋。东晋穆帝永和七年(351 年)被封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轼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有 42 子,随其南征北战于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为建立后秦基业打下基础。殁后,其灵柩为前秦苻生所得,以王礼葬于冀之狐磐(今甘谷新兴镇姚谢家坪)。后来,子姚苌称帝,建都长安,追谥父为帝,庙号始祖,墓为高陵,“置园邑五百家护陵”。 ☚ 李雄 陈安 ☛ 姚弋仲280—352西羌烧当部落一支之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人。魏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柯回子。少英毅,为众所畏亲。晋“永嘉之乱”后,率所部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戎夏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剌史、扶风公。后投奔前赵刘曜,拜平西将军,封平襄公。石勒建立后赵,封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石季龙执政后,采纳其言,徙秦、雍豪杰于关东。率落众数万迁于清河(今山东临清东),拜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后迁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清俭鲠直,屡献谠言,无所回避,深受重用,参与决策。统兵平定梁犊之乱,以功封四平郡公。及石祗即位,任右丞相。后赵亡,归晋,晋拜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及其子姚苌称帝,追谥景光皇帝。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北方羌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人,西晋末率众至榆眉(今陕西千阳东)。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有众四万。晋太宁元年(323)降前赵刘氏,刘曜以之为平西将军,大都督,以功进封西封郡公。镇压梁犊起义军。后赵兴,仕石氏为丞相。后赵亡,降晋。拜车骑大将军,都督江淮诸军事。封高陵郡公。死后,子姚襄带其众。姚苌建后秦,追赠景元皇帝。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世为羌族首领。西晋末年,率部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有众数万。先后投靠前赵、后赵。石虎时,率部属迁居清河(今山东临清东),被任为冠军大将军。太宁元年(公元349年),镇压梁犊领导的起义军。后赵亡,降晋, 为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死后,子襄代领其众。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期后秦奠基者。南安赤亭(甘肃陇西东南)人。羌族。世为部落酋长。西晋末年,率汉、羌流民数万东徙榆眉(陕西千阳东)。初从前赵为平西将军,后归后赵为安西将军。率部迁居清河滠头(河北枣强东北)。石虎末年为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以镇压梁犊起义功封西平郡公。351年称臣于晋,为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大单于。遗言诸子利用“民心思晋”,在“晋”旗号下图谋扩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