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委托代理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委托代理人受当事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为诉讼行为的人。委托代理人是根据委托诉讼代理制度而设立的。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其代理权是基于委托人的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规定;其代理的事项及权限,一般由当事人决定;其代理资格是以授权委托书为证明。一方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人为代理人,但一般不能超过2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9条的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并记明委托事项及权限。委托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因为授权委托书一般只证明代理人有权代为诉讼行为,只是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行使者和承担者,而不是实体权利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如果当事人需要代理人在诉讼上代为处分某种实体权利,则要求有当事人的特别授权。委托代理可分为普通委托和特别委托两种。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一般只要有委托人的签明或者盖章,即可得到承认。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第2款的规定,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代理入。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行为和接受诉讼行为,视为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在法律上对当事人直接发生效力。当事人有代理人的,一般性的民事案件,可以不出庭。但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这是因为离婚案件涉及身份关系,具有与其他案件不同的特点。参见[委托诉讼代理]。 委托代理人又称“受托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的人。代理人的一种。委托代理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 当委托代理人是公民时,他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当委托代理人是法人时,所受托的事项必须符合其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委托代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以上,前者称为“单独代理”或“一人代理”,后者称为“共同代理”。在共同代理的场合,授权委托书应当明确各个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以防互相推诿,也便于发生纠纷明确责任。如果授权委托书未明确各个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则各个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和责任推定为同等。委托代理人有权随时辞却委托,但应及时通知被代理人即委托人和有关当事人,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委托代理人承担。委托代理人应当正当合理地行使代理权,不得滥用代理权损害被代理人利益。委托代理人有权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自主地为意思表示。委托代理人应当亲自完成受托事项,不得擅自转委托,除非在紧急情况下。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依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拥有代理权的代理人。其代理权限由被代理人的授权决定。见“代理人”(160页)、“委托代理”(162页)。 ☚ 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根据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有权代为诉讼行为,但处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必须经当事人特别授权。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委托一至二人为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亦称“意定代理人”。指以法律行为而被授与代理权为他人代作或代受意思表示的人。委托代理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来源于被代理人 (又称委托人) 的委托授权行为。即委托人不是根据法律规定,而是按照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委托代理的基础,可以是委托合同,也可以是委托人的单方授权行为。被代理人授予委托代理人代理权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有权随时撤销其委托,受托人也有权随时辞去其受托。如辞去委托应及时告知被代理人。代理人辞去委托也不能使对方或第三人因此而受到损失,否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 委托代理 责任立法 ☛ 委托代理人亦称“委托代理人”或“意定代理人”,是“法定代理人”的对称。指由他人(委托人)授权代为进行诉讼的人。如当事人委托律师进行诉讼,律师即是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是民法上代理的一种,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成立的。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有权随时撤销其委托,代理人也有权随时辞去其受托,但不应使委托人和善意的第三人遭受损失。代理人辞去其受托时,应及时通知委托人或向委托人返交委托书。委托代理人在诉讼权限内的诉讼行为,和当事人自己实施的诉讼行为有同等的效力。外国人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应诉的,如果委托律师代理诉讼,法律规定必须委托我国律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