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近、现代基督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近、现代基督教 近、现代基督教16世纪,西欧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它首先发端于德国。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抗议罗马教皇在各地兜售赎罪卷,掀起了德国的宗教改革。随后,加尔文在瑞士、克兰麦在英国也发动了改教运动。运动很快波及欧洲广大地区,并形成路德宗、加尔文宗、归正宗等新教派系,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大大削弱了罗马天主教的势力。教廷为恢复它过去的统治地位,勾结西欧一些国家的统治者进行了反宗教改革和消灭新教的战争,但未能成功。为加强对内部的控制和抵制新教的影响,1534年,教皇扶植成立了耶稣会,规定教士绝对忠于教皇,服从会内的森严纪律。该组织曾在欧洲许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抵制新教的有力组织。新教为了自已的发展,曾与天主教进行了多次宗教战争,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基本格局。17世纪新教又传播到北美。18—19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天主教和新教均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天主教内,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不满耶稣会干预自己朝政,要求将它取缔。迫于法国政府压力,教皇曾一度宣布解散耶稣会。在新教内,则出现了对教义作新解释的自由主义神学和提倡社会改良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会福音等流派。20世纪初,天主教内出现现代主义思潮,反对经院主义神学对传统教义的解释。60年代为天主教进入新时期的转折点。1962年,教皇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要求天主教适应新形势,在教会内部实行改革。会后,神学打破了以往天主教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新教在20世纪则出现了一些新流派,40年代末以来,新教在派系和组织上,出现了按宗派、地区或国家重新联合的趋势。在东正教方面,16世纪以后,俄罗斯东正教地位提高。17世纪,牧首尼康对俄罗斯东正教实行改革。18世纪,彼得大帝也改革俄罗斯东正教,使政权严密控制了教会。十月革命以后,俄罗斯东正教逐步现代化,以适应新的社会主义条件。 ☚ 中世纪基督教 经典、教义、礼仪、节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