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怯: 胆怯。来人: 从家乡来的人。诗人被贬岭外,有幸回归故里,途中急切欲知家中景况,但恐家中发生意外,故胆怯,不敢问来人。诗句真实、自然、细致地反映出了身遭不幸、久客还乡的作者的特殊心境。体情入微。语出唐代宋之问《渡汉江》。

(东)

☚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名言: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句意: 作者贬官岭外, 不知家里怎样, 此次回乡, 迫切地想知道家里情况, 但又怕家人受牵连而遭迫害, 反而不敢向人打听。

唐·宋之问《渡汉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宋之问的诗句 - 可可诗词网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靠近了家乡,心里更加害 怕,怕听到家人不好的消息,因此不敢 向来人探问。怯:胆怯。
 
【鉴赏】 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 家人是否安好? 因此越走近故乡,内心就越发恐慌。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现今常用“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两句诗,来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一旦归返家园时,既矛盾又复杂的情绪。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归来的人快 到家时的矛盾心情,既想早点知道那 里的情况又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例] 十五公里路程,最多半小时就能到淮 安。我在心里反复低吟着宋之问的两 句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感 到同我此刻的心情略似。(袁鹰《故乡 夜话》)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汉江:即今汉水中游的襄河。②岭外:岭南。“经冬”句:宋之问于神龙元年(705)春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南),至神龙二年春逃归洛阳,大致一年。③近乡:接近家乡。怯:畏缩。
 
【全诗鉴赏】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人从岭南逃归洛阳,当由襄阳渡汉江,经南阳入洛。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宋之问传”载: “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有的选本把此诗当作李频的作品,显然错误,因为李频一生不曾到过岭南。
开头两句是说流放在蛮荒之地,是够悲苦的,又与家人音讯隔绝,彼此存亡未卜,更何况经历漫长的时日。这两句诗看似平实叙事,但表达了作者身处穷乡僻壤与世隔绝、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心境。
 
音书久绝,家里情况不明。日夜思念亲人,又怕亲人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悬想和忧虑交加,因而愈接近家乡时,愈怕在路上碰到熟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细致贴切地写出了作者这时又喜又忧的心理状态,深切动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失为千古名句,任何人都难免会对它产生某种共鸣。其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这种思想感情时,已经离开了特定的生活素材,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不知家人消息的人,在临近家乡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普遍的典型心理。尽管各人的经历各殊,客居他乡的原因又千差万别,但这种特殊的心理却是相同的。
即老杜“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意。(沈德潜《唐诗别裁》)
 
 “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语出宋之问《渡汉江》“情更怯”与“不敢问”,按常情似乎应该是“情更切”与“急欲问”,但这样写却更能真切地表现作者长期贬放终于迁乡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更富于情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