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馆
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编制,妇女独立的组织形式。从太平军占领武昌,到定都天京(今南京),为了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太平天国开始对全体居民实行“男女分馆”的政策,使它成为组织管理城市居民的一种制度。所有的妇女被集中到女馆,25人为一馆,过着统一的集体供给制生活,由广西、湖南的太平军女战士管理,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学习生产技能。女馆确实对支援军事战争,使妇女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行为,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1855年1月,太平天国恢复家庭制度,撤销女馆。在新占领区内仍设女馆,以维持社会秩序,待安定后再行解散。
清代太平天国妇女的编制。又称“女营”、 “姐妹营”、 “姐妹馆”。清道光三十年(1850)冬金田团营时,拜上帝会众多是全家参军,遂将男女分开,建立该营。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继续实行男女分营。在城内设女馆。分为前、后、左、右、中等四十军,约十四万人。入馆妇女参加割稻、挑水等一般劳动,有时也参加守城战斗。四年冬太平天国恢复家庭制度后将其撤销。但男女分行的制度并未废除,后在一些新占领区,初时仍设,待秩序安定后再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