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奥地利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奥地利人Austrians19世纪末,由于经济或政治原因,一些奥地利人来到加拿大寻找自由、机会、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讲德语的奥匈人举家来到草原各省。1921年人口普查表明,已达57535人。1926年~1933年,第二次输送移民5000人。奥地利被德国占领后,很多难民逃往加拿大,这些观点各异的人组织了很多重建独立奥地利的活动。1946年到70年代初又有67000人前来定居。1981年人口普查表明,当时有40630名奥地利籍人,其中1/3以上住在安大略的多伦多—哈密尔顿城区。很多大城市有奥地利人协会和俱乐部,这些组织也接纳德国和瑞士移民。奥地利人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很快适应了加拿大生活方式,很多人在商业、工业和艺术领域获得成功。 奥地利人Austrians奥地利的主体民族。690万人(1978年),占全国人口91.8%。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主要由*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等古代日耳曼人与 *斯拉夫人以及当地罗马化土著结合而成。族源与德意志人相近,但有独自的民族形成过程。1156年建立公国。从十三世纪起受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十五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十六世纪上叶至十七世纪中叶在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过程中, 形成包括现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部分地区的大帝国。1867年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1920年建立单一民族的奥地利共和国。1938年为法西斯德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5年恢复独立,并宣布永久中立。国语为德语, 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口语操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信天主教。文化艺术发达。十七至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闻名于欧洲。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莫差特 (Wolfgang AmadeusMozart, 1756—1791)、舒柏特 (FranzPeter Schubert,1797—1828)、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等音乐家更使奥地利以音乐驰名于世。工农业均发达。54%为城镇人口(1981年)。部分人从事工业,有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水力发电等。小部分人从事畜牧业,以饲养牛、猪为主。另一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马铃薯、甜菜、小麦、玉米等。另有190万人分布在美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及其他国家。 奥地利姑娘 奥地利人Osterreicher中欧奥地利主体民族。人口690万(1978年),占全国人口的91.8%。另有190万分散在意大利、美国、瑞士和英国。以德语为国语。大多信天主教。工农业都很发达。历史上曾以音乐驰名世界。 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奥地利的主体民族。690万人(1978年),占全国人口91.8%。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和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族源和语言与德意志人相近,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从13世纪起受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从16世纪上半叶到17世纪中叶在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过程中,形成包括现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意大利、波兰、南斯拉夫部分地区的奥地利大帝国。1867年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38年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苏、美、英、法占领,1955年恢复独立,并宣布永久中立。讲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绝大多数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新教,属加尔文宗。文化艺术发达,17—18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闻名于欧洲,奥地利音乐驰名于世界。工农业均较发达,54%为城镇人口 (1981年)。部分人从事工业,有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器、纺织、木材加工、水力发电等。小部分人从事畜牧业,以养牛、猪为主。另一部分从事农业,种植马铃薯、甜菜、小麦、玉米等。另有190万人分布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 ☚ 奥万博人 奥里亚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