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弊为“九姓铁勒”之一部。又作契苾、契苾羽。原游牧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始属突厥。隋大业元年(605),由于西突厥可汗残暴,铁勒各部共推契弊部首领歌楞为可汗,立牙帐于贪汗山(今乌鲁木齐东博格达山),建铁勒汗国。后西突厥复兴,讨伐之,重新臣属于西突厥汗国。部落被西迁至热海。唐贞观六年(632),投归唐朝,安置在甘(今甘肃张掖)、凉(甘肃武威)间。开元十五年(727),回纥袭杀河西节度使,契苾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连州(今广东)。 契弊见“契苾”(1563页)。 契弊古代西域部落。即“契苾”。著录称此时为铁勒部部落之一。隋时游牧于伊吾之西、焉耆之北,傍依白山(约为今天山中部地区),主要游牧地为鹰娑川(在今新疆焉耆西北)一带。后发展为回纥外九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