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奏鸣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奏鸣曲zòu míng qǔ

乐曲的一种形式。1930年丰子恺《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近世西洋乐坛之盛况》:“第三是单音乐的成立与奏鸣曲的发达。”◇模范大曲、竞赛曲、奏鸣乐、长曲、大曲,另外,还有琐娜台、苏拿大、朔拿大、沙那泰等称,这些词均为英语sonata的音译。

奏鸣曲

奏鸣曲

西洋乐曲体裁。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17世纪后,则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多·斯卡拉蒂的古钢琴奏鸣曲为单乐章作品,大多采用古奏鸣曲式。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奏鸣曲系指由三、四个独立乐章组成的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或管弦乐分别或联合演奏的器乐曲。各个乐章都有独特的风格与结构,又称古典奏鸣曲。通常: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有时加引子;第二乐章为慢板,用奏鸣曲式、三段体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有时略去)为中速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诙谐曲,用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和回旋奏鸣曲式。这种奏鸣曲因演出方式不同而名称各异,用于管弦乐队则称“交响曲”,用于室内乐则称“弦乐四重奏”,用于独奏与乐队则称协奏曲。17,18世纪后,流行的奏鸣曲称巴罗克奏鸣曲,是一种室内乐,以三重奏鸣曲为典型,又发展为由“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的教会奏鸣曲和由舞曲构成的“室内奏鸣曲”。

☚ 协奏曲   交响诗 ☛

奏鸣曲

多乐章器乐套曲。由3或4个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或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16世纪产生,17世纪为重奏形式,18世纪定型,19世纪发展,20世纪多元化。典型结构为:第1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2乐章:慢板,变奏曲式;第3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复三段式;第4乐章:快板或急板,奏鸣曲或回旋曲式。代表人物: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李斯特、舒曼、斯特拉文斯基等。代表作:贝多芬《第31钢琴奏鸣曲》、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巴托克《两架钢琴与打击乐器的奏鸣曲》等。

奏鸣曲

奏鸣曲

奏鸣曲是由独奏或室内乐演奏的大型套曲。它的各个乐章之间富于对比,并且在演奏时往往是彼此断开(标有不间断演奏者除外),以使对比形象的转换更加鲜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早期奏鸣曲,从体裁上可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又称世俗奏鸣曲)两种。前者一般有四个乐章,第一、三乐章为慢板,第二、四乐章为快板,形成速度上的对比。后者是由几首速度、节拍和风格各不相同的舞曲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用古奏鸣曲式写成的单乐章奏鸣曲。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含有第一主题、连接部、第二主题和小结尾,第二部分的前半部是第一主题的展开,后半部是第二主题在主调上的再现。近代奏鸣曲是由早期奏鸣曲发展而来,通常为四个乐章。各乐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通过速度、调性对比和调性再现种种手段,表达一个完整的乐思。一般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在主调上;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在从属调上;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在从属调上;第四乐章是快板的终曲,回到主调上。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中,明显的体现出由前古典乐派向古典乐派的发展变化,而在贝多芬的55首奏鸣曲中,把表现世态风俗提高到表现英雄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这样一种戏剧性体裁的高度,并为后继的浪漫派奏鸣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创作出风格不同的奏鸣曲,如韦伯在慢板乐章中采用民谣式主题,李斯特的单乐章奏鸣曲以其结构庞大和形象变化频繁而别开生面。19世纪末到20世纪,涌现出许多优秀奏鸣曲作曲家,如后期浪漫派的R·施特劳斯,印象派的德彪西,新古典乐派的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乐派的普罗柯菲耶夫、肖斯塔柯维奇、巴托克、亨德密特等。

☚ 交响诗、音画   交响曲 ☛
奏鸣曲

奏鸣曲Zoumingqu

一译“朔拿大”。源于意大利文,意为“发声”。一种由四首独立的乐曲(即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独具结构与风格。音乐史上的奏鸣曲分两种:
❶古典奏鸣曲,奠基人为海顿与莫扎特。这种奏鸣曲因演出方式不同而名称各异,用于管弦乐队则称“交响曲”,用于室内乐则称“弦乐四重奏”等,用于独奏与乐队则称“协奏曲”。
❷巴罗克奏鸣曲。流行于 (1660年—1750年)是一种室内乐,以 “三重奏鸣曲”为典型。

☚ 交响诗   室内乐 ☛

奏鸣曲

指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16—17世纪时曾泛指各种器乐曲。17世纪后,多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札特后方定型。通常包含4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或诙谐曲;第四乐章为快速的终曲。如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

奏鸣曲

奏鸣曲

西洋乐曲体裁。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由四首独立的乐曲(即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风格。音乐史上的奏鸣曲分两种:
❶古典奏鸣曲。奠基人为海顿与莫扎特。第一乐章快板,用奏鸣曲式,有时加引子;第二乐章慢板,用奏鸣曲式或三段体,亦有用变奏曲者;第三乐章用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快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这种奏鸣曲因演出方式不同而名称各异,用于管弦乐队则称“交响曲”,用于室内乐则称“弦乐四重奏”等,用于独奏与乐队则称“协奏曲”。
❷巴罗克奏呜曲。流行于1660—1750年。是一种室内乐,以“三重奏鸣曲”为典型。又发展为两支:一个是“教会奏鸣曲”由“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如巴赫的六部小提琴与钢琴秦鸣曲及三部独奏小提琴鸣曲。二是“室内奏鸣曲”,即由舞曲构成的组曲。如巴赫的三部独奏小提琴帕蒂塔及六部独奏大提琴组曲。

☚ 序曲   协奏曲 ☛

奏鸣曲

sonata


奏鸣曲

sonata

奏鸣曲

sonata
月光~Moonlight Sonat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