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奇正相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奇正相生 活用奇正之术,变化奇正之法,使敌人莫测高深的意思。用兵打仗应该有一定的法则,但又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法则,要随着情况的变化更换常法和变法。 公元1876年,清军受命驱逐阿古拍侵略军,收复北疆,当时屯驻阜康的清军要夺取古牧地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大道,多系戈壁,供水困难; 另一条是路经黄田的小道,水源充足,但侵略军防守严密。清军大将刘锦棠,以一部兵力故意掘井挖渠,佯装要从大道进攻,为正兵,而于夜间以主力突然从小路偷袭黄田,为奇兵。这一行动出乎敌人意料,一下占据了黄田。清军两支骑兵前锋部队乘胜冲向敌人营垒。敌军骑兵力不能支,于是出动步兵配合骑兵作战,妄图顶住清军骑兵的进攻。刘锦棠随即改变部署,命令作为正兵的骑兵张开两翼,变为奇兵,向敌人的左右两侧包抄,而把原来处于机动位置的奇兵——步兵调来投入战斗,变为正兵,由中路攻击敌军。清军的这一变换,打乱了敌人的阵脚,纷纷向后败退。于是清军便乘胜追杀至古牧地,全歼了敌人,打开了乌鲁木齐北面的门户。 在战争中,指挥员们指挥战斗,判断敌情,大多是按照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一般的兵法原则进行的,而只有出奇用兵的军事家,才能冲破旧的思维框框,进行跳跃式的或不规则的逻辑思维。所以,他们能在异常复杂的战场上,抓住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来考虑自己的行动决策,不断变化奇正之法,做到奇正相生,牢牢地驾驭着战争的主动权。 奇正相生古代军队作战时运用奇正战术,在作战指挥、兵力部署、作战方法等方面做到随情况变化而更换常法和变法,使敌莫测。奇正:古代用兵,以对阵交锋为正,谋划袭击为奇。如在战略上,公开宣战为正,突然袭击为奇;在战术上,正面进攻为正,迂回包抄为奇;明为正,暗为奇;阳为正,阴为奇;昼为正,夜为奇等等。奇正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用兵作战需根据实际情势灵活变换战术,常规打法和变通打法交替互用,造成变幻莫测的形势,以克敌制胜。 《孙子兵法·势篇》: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参见“奇正相变”。 奇正相生 奇正相生古代一种用兵作战思想。原意是奇正变化就象顺着圆环旋转那样,周而复始,讲的是用兵的辩证法。此语源于《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意为用兵打仗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但又不要拘泥于这些法则,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常规和法则,使敌人捉摸不透。此语强调奇与正的辩证关系,反对的是绝对化。 ☚ 范筑先部第十支队 直鲁联军 ☛ 奇正相生qí zhènɡ xiānɡ shēnɡ古代的兵法术语。指不是正面交锋的奇袭和正面对阵交锋的灵活交替运用。《孙子·势篇》:“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 奇正相生qízhèng-xiāngshēng〔主谓〕 兵法术语,正面攻击和奇袭相配合。语出《孙子·势》:“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曹操注:“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宋史·郭逵传》:“逵慷慨喜兵学,神宗尝访八阵遗法,对曰:‘兵无常形,是特~之一法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