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牙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牙牌 牙牌,牙制,原名“宣和牌”。 到明代则为骨制,所以通常称“骨牌”,即今日所谓“牌九”。《牧猪闲话》说始于北宋,《正字通》说宋宣宗初制。谢肇淛《五杂组》:“今博戏之盛于时者,尚有骨牌,其法古不经见,相传始于(北宋)宣和二年,有人进此,共三十二扇,二百二十七点,以按晨辰之数。”每张(扇)牌的点子和颜色,都有一定的称谓。 四人戏,每人八张,以三张点色合成一套,叫做“一副儿”,有各种名称,详见瞿祐、顾应祥的《宣和谱》和金杏园的《宣和谱牙牌汇集》。《牧猪闲话》亦提到“其名有打五关、相十副、拆搭、掘藏、喜相逢、拾元宝、牵虱钻等目”。 所以《金瓶梅》此回说“一副三十二扇象牙牌”,与第二十一回提到的“骨牌”,实则是一种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