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情备采
是林则徐、魏源对待外国时事性资料的一种态度的概括性用语。1841年,林则徐遣戍西行,路过扬州,将他在广州禁烟时组织人搜集的外报资料和组织人所译《世界地理大全》(译名为《四洲志》)等交与魏源。1842年魏源根据林氏所嘱,编纂为50卷《海国图志》。其中第49卷(后扩编的百卷本为第81—83卷)即为“夷情备采”。内容主要是从外文报纸上所获的新闻和言论。林则徐、魏源认为,中国应当了解外国发生的情况,全面地搜集外国现实和历史的资料,这种作法被他们称为夷情备采。这样做的目的,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的解释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知已知彼,可款可战,匪证奚方,孰医瞑眩”。我国的研究者认为:林、魏关于夷情备采的思想,是我国知识分子睁开眼睛看世界,以医瞑眩思想的最初表现,有进步意义;同时,这种思想尚没有摆脱以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