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頭𢄼 頭𢄼 tóuxū 头𢄼tóuxū也作“头须”。也称“头𢄼巾”。❶狭窄的巾帕。士庶男女用于覆首。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头𢄼):《二仪实录》曰:燧人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系缚。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彩绢,名头𢄼,绳之遗状也。”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二:“经筵史官赐杂纱帽及头𢄼帕子、涂金银装扇子。”《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头绾三角儿,三条红罗头须,三只短金钗。”《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那小衙内穿一领绿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 ❷服丧时用的麻布条。自脑后绕至额前,缠绕髻根系结下垂。《朱子家礼》卷四:“具括发麻;免布,髽麻。”注:“括发谓麻绳撮髻;又以布为头𢄼也。”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二:“今越俗头𢄼上亦加孝字可验……邱浚冢《礼仪节补》曰:头𢄼以略细布为之,长八寸,用以束发根,而垂其余于后。” ❸一种首饰纳帛为之,作头箍状,上缀珠宝花饰。通常用于妇女、儿童。《西湖老人繁胜录》:“夜市扑卖狼头帽、小头巾抹子、细柳箱、花环钗朵箧儿头𢄼、销金帽儿。”《宋史·舆服志五》:“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𢄼、抹子之类。”又《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宋朝之制,诸主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定礼,羊、酒、彩各加十,茗百斤,头𢄼巾段、绫、绢三十匹,黄金钗钏四双,条脱一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