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头部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头部疾病

头部疾病

头部有眼、耳、鼻、口腔及咽喉等重要器官,头颅内含有白脉之海——脑。脑由无数之白脉所组成,归阴,五元中属水与土,是司命赫依与能足巴达干所寓之处,又在二者的支配下,发挥着统辖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是生命的根本。头部疾病在临床上较多见,内外致病因素甚多。如白昼多睡,长期失眠,饮酒过多,思虑过度,哭泣过甚,语劳,烟煤所熏,受寒风吹袭,被失常的寒暑之气所中,或各种疾病,如粘虫感染,黄水渗脑,外伤,子宫病,包如病,胃肠病邪上冲于脑,失血过多而赫依上逆等,诸如此类,均能引起头部诸窍的病变。
本病根据病变情况,可分为赫依型、希拉型、巴达干型、血型及“亚玛”头虫病等五种。
赫依型头病 多见于老年人和赫依型体质者。主要由于赫依偏盛而相搏上冲于头,致使司命赫依功能紊乱所致。症见头额、眉间、牙齿等处阵发性疼痛,面颊刺痛,耳鸣、耳聋、健忘、心跳、鼻涕多、周身困乏,脉象芤而数,尿清澈。治宜以祛赫依,凉脑为原则。药物用小茴香五味汤,煮于羊肉汤内服用,或投阿魏八味散,用羊脑调丸,用羊头骨汤送服。外治可取疼痛部位穴火灸或热罨。
希拉型头病 秋夏季节多见于青壮年人和希拉型体质者。多由过用酒、烟,日晒火烤,烟熏,胃肠希拉病邪上逆侵脑等所致。症见头晕,头刺痛,口苦,恶心,欲吐胆汁,颜面及眼睛发黄,头及全身皆感灼热作痛,如得寒凉则略安,脉象细数,尿呈黄色,气味蒸气均大。治宜以清希拉热邪,止痛为原则。药物用天灵盖三味汤或地丁五味汤为主剂煎服。或投黄连十六味方内服,外治取额脉微量放血,在疼痛部位穴施以冷敷。因于热性希拉则伴见目及全身皮肤发黄,体温升高,口苦,遇热则病势加剧等症状。宜投无敌宝丸或金色诃子五味方与主剂交替内服。因于寒性希拉则伴见食欲减退,头昏,口苦等症状。宜投黑冰片十味散与主剂交替内服。与血邪合并则症见颜面、眼睛皆红,疼痛甚剧,鼻衄等症状。宜投六味峻利散或十三味红花密诀方与主剂交替内服。
巴达干型头病 冬春季节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以及巴达干型体质者。多由巴达干亢盛而失调,致使头部之能足巴达干功能紊乱而致。症见头昏眩晕,并疼痛而沉重难持,饮食无味,消化不良,恶心,甚则呕吐; 加剧则耳鸣失聪,神志不清,甚至昏晕仆倒,眼睑、颜面浮肿,脉象缓而弱,尿色灰白。治宜以祛巴达干,扶升胃火,凉脑为原则。药物投山奈六味散(山奈6g,茜草、石榴、肉豆蔻各3g,蛇床子1.5g,豆蔻21g,共研细末)为主剂,白酒送服,外治局部施以热敷。如夹赫依则伴见头晕,耳鸣,口苦,面色苍白等症状,佐以祛赫依之法,宜投小茴香五味汤与主剂交替内服。夹希拉则头沉重,不论遇热遇寒一切症状均加剧,治宜佐以清希拉之法,土木香十味汤与主剂交替内服。夹血则头刺痛,治佐以凉血之法,宜三子汤与主剂交替内服。
血型头病 主要由于恶血激增上冲于头,并致使三根失常而发病。多发生于春秋温暖季节,患者青壮年人相对居多。临床表现为头沉重而跳痛,腮部刺痛,小尖脉(颈静脉)鼓胀,颜面潮红,眼睛发赤,鼻衄,每于饮酒,剧烈劳作以及向阳就火等接触热性之物时,均能使病势加剧,脉象数而粗,尿呈赤黄色等症状。治宜以清血,止痛为原则。药物用土茯苓七味散(土茯苓30g,金银花60g,巴沙𠯫、黄连各9g,诃子、栀子、川楝子各3g,共研细末)或六味峻利散为主剂内服。外治可选取颞脉、金柱脉、银柱脉之任一微量放血,局部冷敷。如夹希拉则伴见口苦,头、身皆热,颜面发黄等症状,治佐以清希拉热之法,药物投十三味红花密诀散与主剂交替内服。夹赫依则伴见头晕,头痛,心悸不安等症状,治佐以祛赫依之法,药物宜三子汤加肉豆蔻内服。夹巴达干则伴见头昏且痛,嗜眠,遇寒遇热均使病势加剧。治佐以除巴达干之法,药物宜小茴香五味汤与主剂交替内服。“亚玛”头虫病见该条。

☚ 遗尿   “亚玛”头虫病 ☛

头部疾病

头部疾病

头是上体器官目、耳、鼻、口、颈等之首或主要部位,头部疾病分主要疾病和一般疾病两类。其发病原因基本相同,如在烟雾粉尘中居住,昼夜失眠,多言多语,酗酒过量,过分哭啼,寒风侵袭,以前未习惯的热性气味刺激而引起热性疾病,寒凉性气味刺激所引发寒性疾病。
分类 主要疾病分头隆病、头赤巴病、头血病、头培根病、头培赤合并病、头隆赤合并病、头培隆合并病、头虫病共8种。一般疾病分母隆病、头肉核病、脱屑、脱发、秃顶、白发等6种,以上合计14种病。
症状
❶头隆病:症见颥颞面颊疼痛,前额和眉间部分有下垂感,耳鸣牙疼,脉闪跳,目不能视物,鼻涕量多,鼻腔时缓时痛,头有被束缚之感,外敷油腻物则有舒适感;
❷头赤巴病:头和浑身以及眼睛等有烧灼感和烟熏感,夜间遇凉则舒适;
❸头血病:小尖脉怒张,颥颞面颊疼痛,酒后、剧烈劳作、睡眠以及烤火、晒太阳等受热后病情加重;
❹头培根病:头部沉重,饮食不香,恶心眼肿,夜晚病情较轻;
❺头培赤合并病:日晒烤火时头痛、头沉、食欲不佳,尤其饮酒后头痛加重。
❻头培隆合并病:头部沉重,眩晕,饮食不香;
❼头隆赤合并病:前额及颥颞疼痛,太阳穴脉搏动较甚,此病无论遇到寒或热均可发病,太阳升起至中午以及腹饥饿时病情容易发作,夜晚气温降低又感舒适;
❽头虫病:有为隆、赤巴、培根混合所引起的疾病之说,但无论怎样,其症状为心慌意乱、体力衰损,疼痛剧烈不可忍受,鼻涕色红,颅骨缝合处肿胀,病痛无规律,饮食起居对疾病影响较小,何处发作病痛,该处之脉搏动较甚,剧烈劳作和大的声响均会引起疾病发作。引起头病的微虫有黑白两种,将白石英置火中烧红,患者咯痰于其上,待白石英冷却后,如痰沫变黑者为黑虫病,痰沫颜色未变者为白虫病;
❾母隆头病:孕妇饮食起居不慎,隆邪从子宫窜于胎儿体内引起胎儿头部肿胀;
❿头肉核病:肉核肿大,指腺体肿胀硬结;(11)脱屑:头上的病虫和细碎小疹所引起的头皮脱屑症;(12)脱发、秃顶:培根、血、赤巴、黄水等引起的发根腐烂导致突然头发脱落,出现秃顶的一种疾病;(13)白发:身体的温热冲入头部使头发成熟而引起的头发变白症。
治法
❶隆引起的头病:服用绵羊脑浆丸、十一味甘露方、二十味沉香丸,头颅连缝处用油腻的薄毡片涂以藏茴香,火烤热后外敷。灸后囟、百会、囟门等三结门穴或何处脉跳于该处火灸;
❷赤巴引起的头病:酌情选服十一味金诃子散、九味牛黄散加八味獐牙菜散、“日格尔班东”丸等方剂。用《秘诀部》中的吐、泻方进行泻下,用水拍激头部并用四味檀香散外涂;
❸血引起的头病:服用三果汤和《秘诀部》中的十三味红花散加牛黄、鸭嘴花,尤其是血盛者可酌情选服二十五味余甘子汤、十八味檀香散、“拉美”等方剂。外治法,在头部就近选穴位放血,用凉水拍激;
❹培根引起的头病:用陈酥油涂治后再进行引吐,然后用五热药和飞廉的燃烟熏治,内服药物有《后续部》中的六味寒水石散,八味石榴散加干姜、小米辣、光明盐、蛇床子;
❺培赤合并引起的头病:连续服用“日格尔班东”丸和四味藏木香汤并于囟门放血,灸后囟穴;
❻培隆合并引起的头病:据病情选服绵羊脑浆丸、十一味甘露丸、八五丸、二十五味大汤等方剂;
❼隆赤合并引起的头病:连续服用四味藏木香汤、九味龙骨散;
❽头虫病:随症选用“格琼”丸(即七味红花散加五鹏丸)、“多杰热俊”丸、十一味金诃子散等方剂,并用《秘诀部》中的八味麝香丸配鹿脂燃烟熏之;
❾母隆病:用治疗隆病方法那样治疗后,再按疖痈进行治疗;
❿肉核病:按治疗热证和疖痈的方法进行治疗;(11)脱屑者:按《秘诀部》中的外涂外敷药方进行治疗;(12)秃顶、突发性脱发:要清洗头部,其水用“土日玛”过滤,然后用猪油脂、黄葵子、余甘子等药物调和成膏药外涂,或用扭盔马先蒿等膏药外涂。另外还可用多种验方进行治疗;(13)白发者:用四味木棉花散外涂;用七味甘草汁与酥油同煎滴鼻并外擦头皮,则能消除脱发及头脑疾病。

☚ 疠“安如”   “亚玛”头虫病 ☛
000229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