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及yānɡjí❶请求也。关汉卿《拜月亭》剧:“须是俺狠毒耶(爷)强匹配我成姻眷,不剌可是谁~你个蒋状元。”不剌,语助辞。参见49页“不剌”。《红梨花》剧二:“我~嬷嬷,你先回去,我便来也。”《留鞋记》剧一:“你休要等闲泄漏春消息,我忙陪笑脸,厮~。”《西厢》一之四:“他父母亡后,无可相报,~带一分斋,追荐他父母。”《东坡梦》剧二:“你行者休违拗,我须索把你来~。”《青衫泪》第四折: “~煞青衫袖香罗帕。”
❷烦劳或连累也。《汉宫秋》剧三:“今日~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按剧情,为明妃临行时元帝唱词,意言累其和戎也。
❸吵扰也。《乐府新声》下无名氏小令《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煞蝶使蜂媒,嫩红娇翠。为春愁,因春瘦,怕春知。”蜂蝶红翠,为春之象征,言为春所吵扰煞也。《铁拐李》剧三:“官事又萦羁,衣食又催逼,儿女又~。”意言儿女吵扰也。《酷寒亭》剧二:“莫不是少柴无米苦~。”《北词广正谱》十四《商调》马致远《水仙子》:“受了多少闲烦恼,吃了亲娘些厮~。”
❹请求义引申为寻求义。《乐府群玉》二乔梦符小令《折桂令》:“酒盏儿里~出些腼腆,画 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腼腆为羞红貌,古人有发妆酒,借酒以发姿容,故腼腆于酒盏里求之也。又四吴克斋小令《上小楼》:“锦帐中,翠被空,无人相共,~煞绿窗春梦。”言于梦中求之也。上两则作烦劳解亦得,特稍觉纡曲耳。 央及 央及请求、烦劳、连累之意。《汉宫秋》剧三:“今日央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意谓连累昭君远嫁和戎。亦作殃及、央。 ☚ 四星 左右 ☛ 央及请求。 央及iaŋ213 tɕi53恳求,拜托: “我~的人在银川捎特效药。” 《儒林外史》:“老太太没奈何,只得~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央及一1263①动请求;拜托。⑴北京官话。北京。冰心《离家的一年》:「他恐怕这同学以后要拿他泄愤,反~他们,不叫他们去。」⑵中原官话。青海西宁〖 〗。⑶晋语。山西榆次〖 〗。你好好地~人家吧。⑷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⑸江淮官话。江苏南京。《儒林外史》:「老太太没奈何,只得~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②动执意推辞,再三谦让。西南官话。云南昆明:这点东西,您老人家就收下吧,莫再~了。(~,也可简化为「央」,意思不变:谁坐上席都可以,大家何必央来央去的呢!)   央及yāng·ji央求;央告:我再三~,又许他们钱,所以我才能够出入的。(一○五·1338)我吆喝着不准他进来,腰门上的老婆子们倒骂我,死~着叫那姑子进来。(一一二·1413)(贾芹)说着,见没人在旁边,便跪下~道,“好叔叔,救我一救儿罢!”(九三·1203) 恳求 恳求央(央求;央告;央托;央恳;央及;央祈;央浼;相央;拜央) 浼 倩(~何人) 豤请 恳告 恳托 恳请 恳求允许:容乞 央求别人帮助或宽恕自己:求告 奔走求告:赴诉 赴诉 呼吁求告:吁告 拜谒求告:谒请 拜求 多方求告:上求下告 当面恳求:面恳 呼吁恳求:吁求 吁恳 拜谒央求:拜求 奔走恳求:驰恳 苦苦恳求:哀求 死告活央 极诚挚地恳求:血恳 (恳切请求:恳求)
另见:恳切 请求 希望 ☚ 请示 请教 ☛ 央及〈动〉央求;恳请。 《金》二十: 你改日安排一席酒儿,~~大姐姐,教他两个老公婆笑开了罢。 《醒》九: 他不收,你再三~着他! 《聊·富》二: 张鸿渐是个义气人,如何禁的~?也就有意合他同去。又 《磨》十三: 将铁马摘了,~那砧声不要敲。 <异>央己。央给。 《醒》十三: 我说这事也好要仗赖哩,求面下情的央己你。 《聊·琴》: 本等心里待不依,他央给极了我的心又软。 <方>今山东莱阳话有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