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和省柴杜
安徽省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有淮河以北的阜阳、宿县两地区和淮北市。其中亳州市和砀山县的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以上,每平方厘米年辐射总量130千卡。全省其它地区也多为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地区。70年代以来,全省广泛推广了太阳能技术应用,主要方式为塑料地膜和塑料大棚技术,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电池、太阳能炕房等。到1992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塑料大棚和地膜面积11.2万公顷,推广太阳能灶339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7万平方米,太阳能炕房、太阳能充电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安徽省民用生活锅灶过去普遍使用以“大灶门、大灶膛、高吊火”为主要特征的老式灶,灶体采用泥、土坯或砖石砌制而成。该类灶既耗费柴草,又烟熏火燎,极不卫生。50年代中期以后,各地群众自发开始了“老式灶”的改良工作,或增设炉篦,或增加烟囱,或在灶膛内作些改进等。1983年以后,全省改灶节柴工作逐步开展。到1992年底,全省推广省柴灶1035.71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95.3%,80个县(市、区)的改建省柴灶工作已全部通过验收,改建后的省柴灶热效率一般由过去的12%左右提高到20%以上,户均年节柴1吨,全省累计年节柴1000多万吨,折合标准煤45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