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绒螯蟹蟹苗、幼蟹的大水域放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绒螯蟹蟹苗、幼蟹的大水域放养 一、蟹苗大水域放养的经济效益 蟹苗大水域放养,是将捕捞的天然蟹苗或人工培育的蟹苗(包括Ⅰ至Ⅲ期的幼蟹),直接投放入适宜其生长的湖、荡、水库等大水域中,于次年秋捕回成蟹,可获得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表20—4)。自70年代以来,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25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开展了蟹苗大水域放养.多数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由于蟹苗紧缺,用天然扣蟹进行大水域放养。这些幼蟹集中产于镇江至芜湖的长江江段,冬、春季捕捞,规格为每千克100—1000只。扣蟹的放养也有显着的经济效益,放养1kg扣蟹,当年就可收获10—20kg成蟹。 表20—4 蟹苗大水域放养的效益统计 二、蟹苗、幼蟹大水域放养技术 1.适宜放养的水域条件水质清新,无工业污染,水中溶氧充足,pH值中性或微碱性。水深较浅,以通常水位线下深1—2m较宜。进出水口较少,便于管理。水域中水草丰富,以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聚草等为最好。螺、蚌、虾、水蚯蚓、昆虫幼虫等主要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库土坝附近不宜放养,以免河蟹掘洞而造成坍堤倒坝。 2.蟹苗放养 选择体质强壮的蟹苗,每千克在16万只以下,爬行快,游泳迅速,步足有力,能适应淡水生活(人工培育的蟹苗应事先做淡水存活试验,即将少许蟹苗直接投入淡水中,观察4h,以能存活90%以上为标准)。将蟹苗用蟹苗箱安全运至放养水域,散放在水草茎叶上,轻轻击水,任其自由游散;对于扭集成团的蟹苗,可在水中轻轻晃动,便可散开。最好用小船,边行船,边放苗,以利提高成活率。为了避免蟹苗被敌害掠食,可采取在水草丰富处,网围暂养。网围内先捕净敌害生物(鱼、蛙等),再放养蟹苗。当蟹苗长至Ⅲ期幼蟹时,便可解除网围,任其游散。每围1亩可暂养蟹苗10—20kg。蟹苗暂养可提高次年成蟹的回捕率。 蟹苗放养量应经计算,一般湖荡放养蟹苗密度为每亩投放蟹苗200—400只,即每千克蟹苗可供400—800亩水面放养。若投放Ⅲ期幼蟹,每千克可供200—300亩放养,而投放平均5g的扣蟹,每千克可供3—5亩放养。 3.成蟹的回捕 每年9—11月是回捕成蟹的季节。捕蟹工具有闸口张网、蟹簖、蟹拖网、丝网、蟹罾等。 (编者:包祥生 审者:李德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