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平原陆上部分的主体。西起宁镇山脉及茅山山麓,东至滨海贝壳沙堤(大致在太仓、万泰、邬桥、胡桥一线),南北分别抵钱塘江北岸和长江南岸的天然堤,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平原低洼呈碟形向中部低下,海拔2~5米,最低的阳澄湖、淀泖湖区仅海拔1~2米。平原广阔,松散土层堆积深厚,河网密织,湖荡棋布,有“水乡泽国”之称。湖面积在千亩以上者有百多个,其中以洮湖(长荡湖)、滆湖、阳澄湖、昆承湖、澄湖、淀山湖、太湖等较大,但都水浅。太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仅1.29米,最深处不足5米。平原之上散布着一些基岩残丘,如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无锡惠山,苏州虎丘,常熟虞山,上海佘山等,其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太湖平原形成之初,微微向东北倾斜,平原上的河流分别流入长江和东海。由于长江南岸天然堤和沿海贝壳沙堤形成堵塞,排水受阻,约距今6000年时积水形成太湖;随后湖面不断扩大。太湖平原历来经济发达,是我国粮、棉、油、水产、蚕丝、茶、水果及工业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