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湖大湖。《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東注太湖,衍溢陂池。”太湖,指關中巨澤。即昆明池。後淤,在今西安市西。《漢書》、《史記》作“大湖”。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笠泽、五湖,地跨江苏、浙江两省,面积两千四百二十平方公里,通称三万六千顷,为我国第三淡水湖。湖中大小岛屿四十八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迭,是闻名中外的自然风景区。 ☚ 解组 削发披缁 ☛ 太湖【同义】总目录 洞庭太湖巨区 太湖tài hú〖名词〗 太湖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湖泊,中国第3大淡水湖。湖面高程3.14 m时,湖水面积2428 km2,容积48.7亿 m3,平均水深2.1m,最大水深4.8m。湖中有51个岛屿,面积90 km2。流域面积3.7万 km2。 太湖 太湖在中国,没有比太湖更美的湖泊,素雅、淡泊、壮阔、含蓄;三万六千顷湖水弥漫,七十二峰岛屿林立,自然风光秀丽雄浑,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太湖,没有比无锡鼋头渚更佳的景色,连绵的山峦、逶迤的湖岸、浩渺的烟波、迷人的风韵使多少名人骚客驻足流连。 ☚ 镇江金山 灵山大佛景区 ☛ 太湖 065 太湖江苏南部湖泊。古称震泽、具区、笠泽。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的潟湖。面积2425平方公里,湖面高度海拔3米左右,最大水深为3米多,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补给水源来自西南部苕溪,南溪水系和江南运河等。由东、北部出口经吴淞江、黄浦江、望虞河、浏河等泄入长江。湖中岛屿有数十个,以西洞庭山为最大。湖区处于江南水网中心。航运发达,水产丰富。湖光山色,风景绮丽。沿岸盛产稻、茶及各种水果等。 ☚ 洞庭湖 洪泽湖 ☛ 太湖 120 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之间,为我国第四大淡水湖,面积2425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400公里,故有“八百里太湖”之佳誉。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岸的山峰,号称72峰。太湖美,美在太湖水。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沿岸名胜有吴越遗迹、苏州园林、无锡山水、宜兴的洞天世界、隋代大运河等,形成蜚声中外的太湖风景区。还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越臣范蠡、西施、项羽等人的传说和遗迹。名产有太湖石、碧螺春茶和太湖银鱼。 ☚ 大明寺和鉴真纪念堂 云台山 ☛ 太湖 太湖Taihu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在江苏省南部,湖面跨苏、浙两省。湖水面积2 425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1米,蓄水量51.5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1米,最大水深3.33米。太湖为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南北长68.5公里,东西平均宽34公里,湖岸线总长405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51个,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洞庭西山,面积79平方公里,最高峰缥缈峰,海拔373米。太湖水源主要靠苕溪、南溪和江南运河补给。前二者为山溪性河流;后者属人工运河,它北起镇江,环太湖北、东、南三面径流。对太湖有调节功能。太湖的出口集中分布在湖东和湖北,分别由沙墩港、胥口港、瓜泾口、南厍港及太浦河等港渎下泄,经吴淞江、黄浦江、望虞河、浏河等排入长江。太湖大小出湖河道达140余条。太湖地处江南水网区,河网调蓄量较大,因而湖水水位变差较小,历年水位变幅介于3.00—3.14之间。太湖的成因过去长期沿用传统的潟湖说或封闭海湾说,也有学者认为是构造沉陷所成,还有人认为是天体古陨石冲击坑。近年来南京中科院地理所研究,认为太湖是冲积平原上许多河道和洼地,因宣泄不畅积水而形成的。据测量,太湖的湖底, 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0°0′19.66″,湖底72%的地形处于水深1.5—2.5米,小于1米和大于2.5米的湖底分别占5.6%和8.4%。湖中既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基本上是一片平坦的湖底平原。他们对湖底以下40米的地层剖面进行了测定,发现太湖大部分湖底是坚硬的黄土层,黄土层表面的淤泥,厚仅10—20厘米,黄土层的深度则可达到5—6米左右。而且在湖底的黄土层中并未发现潟湖所具有的淤泥和海相生物化石迹象。相反,在东太湖水域底下,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稻谷、瓦片、绢片、丝绒、竹器、纺轮等杂物,证明太湖在那时曾有人类居住。后来由于长江南移,造成内涝外灌,排泄不畅,方在冲积黄土平原上形成了太湖。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太湖面积为1 680平方公里,宋时达到2 000平方公里,而现在已增长到2 425平方公里。这表明湖泊水体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围垦,太湖又出现缩小趋势。据《太湖流域围垦遥感调查报告》研究,现在太湖全流域围垦面积达72万亩。从1954—1980年间,湖荡总面积从3 70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3 200多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0.5%的速率收缩。湖荡由871个减少到647个,太湖本体水面也减少了140平方公里。特别是东太湖,1954—1984年共围湖62.5平方公里。大规模的围湖使东太湖的径流急剧减弱,湖水受到壅阻,淤积加剧。1985年,东太湖淤积成的浅滩面积已达45.5平方公里,如不采取措施,东太湖有可能在2 000年后湮废。太湖渔业资源丰富,湖内出产各种鱼类101种,其中又以梅鲚、银鱼、草、青、鲢、鳙、鲤、鲫、鳊、鲂、鲌等为主。这里出产的“三小”(梅鲚、白虾、银鱼)产量占太湖总产的80%。此外还出产虾、蟹、螺、蚌、蚬等。太湖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太湖位置示意图 ☚ 洞庭湖 洪泽湖 ☛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20平方公里。在江苏省南部。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东经黄埔江、吴淞江、浏河与长江相通。沿湖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河网密布,人烟稠密,为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参见“旅游学”中的“太湖”。 太湖跨江苏、浙江两省,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笠泽、五湖。面积2420平方公里。湖中大小屿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鼋头渚为最著名,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湖水浩淼的天然图画。沿湖有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等,形成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参见“地理”中的“太湖”。 太湖 太湖是江苏跨市县的风景名胜区。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仅次于鄱阳、洞庭,位居第三。太湖水不深而浩淼,山不高而绿秀,平均水深2米,辽阔的水面东西宽55.9公里,南北长68.5公里,是江南的水网中心,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太湖地区为江南鱼米之乡。太湖风景名胜区分为12个景区,69个景点。梅梁湖景区,位于无锡市西南4公里,这里山水相抱,景区开合收放,集太湖山水之胜。有鼋头渚、锦园、梅园、三山等景点。其他如天灵景区、石湖景区、光福景区、洞庭东山景区、西山景区、锡惠景区、蠡湖景区等等,也是山水秀丽、名胜繁多。太湖名甲天下,吸引了不少游人。 ☚ 瘦西湖 西湖 ☛ 太湖位于江苏南部,面积2213平方千米,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原是一个浅海,后来被长江三角洲包围而成湖泊。湖水主要经黄浦江注入长江。湖中有小岛90多个,以洞庭西山和马迹山最大。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为游览胜地。 黄信一/毕银/刘焘/吕衡/毕麟/刘永/李淳/章诤/张科/程伦/方舟/彭楫/雷汴/宋镛/程光甸/吴肇东/马人龙/沈立义/李载圃/吉以升/吉以復/陈所学/方九思/赵璧/李之让/戴君德/陈文显/雷縯祚/张列宿/宋宜中/蔡呈图/马士式/陈馆/黄之正/孟之麟/萧惠/陈五典/戴之瑾/周应期/石庞/阮禧/马世檝/欧阳智/鲁之裕/黄宗颛/萧如尊/陈宗韶/周之德/刘维曜/路永藻/黄典/赵文元/周鹏翥/周绳麟/王念歧/余德洋/李振新/潘大济/雷天铨/李声清/赵文楷/王好音/韦带/刘维迥/曹锡镇/王大枢/李振铨/李振先/李长春/李长森/李声浩/李振翥/王廷元/刘国筠/王世英/韦伟人/仇琨/刘国策/李振棨/李声銮/章绂/王步鳌/李振钧/李国杞/李振庸/李振祜/李世彬/王之道/章梦熊/马亨祥/姜学达/施仲麟/李仙根/方木生/曹刚/周拜飏/朋长义/李世林/赵畇/张国秉/王恩培/余懿术/刘铉/陈子谦/张世湖/章世溶/周祖镛/周家禖/韦允中/阮嗣兴/雷丰声/李森/李淑贞/路达/鲁一贞/雷之载/赵继元/赵曾重/王瑀/查敏琛/李英/王镜萸/袁祖光/阳紫钟/吕调元/朱湘/叶义山/李祖元/吴建邦/卓金和/曹镜清/殷赍臣/刘家栋/李淑道/赵伦士/叶春善/韦格六/李西溟/杨慧存/李敏仲/方济宽/殷翠和/叶盛章/刘王立明/金九陔/祝向荣/叶盛兰/朱诗卫/张擎/余泮文/陈家贽/聂民樵/朱益堂/郑汉斗 ☚ 檀耀辉 黄信一 ☛ 太湖 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跨苏、浙两省,北临天阳,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近苏州。地处 “杏花春雨江南” 的吴越繁华富庶之地,被誉为 “包孕吴越”。烟波浩渺,渔帆点点,湖山相映,风光绮丽,是极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已被列入国家七个重点风景保护地之一。 ☚ 滇池 天池 ☛ 太湖 太湖太湖在江苏无锡、苏州和吴县、宜兴县境内,湖中有岛屿四十八个。太湖东、北、西部沿岸和湖中各岛,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遗存着大批文物古迹,还有关于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范蠡、西施等历史传说。 ☚ 青海湖 长江三峡 ☛ 太湖 太湖太湖在江苏无锡、苏州和吴县、宜兴县境内,湖中有岛屿四十八个。太湖东、北、西部沿岸和湖中各岛,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遗存着大批文物古迹,还有关于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范蠡、西施等历史传说。 ☚ 青海湖 长江三峡 ☛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面积2400~2460平方公里。湖底平坦,平均水深不到2米,最深处仅2.6米。在湖底的黄土层上曾发现古洼地和古河道,并发掘出大量距今6000年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街道和墓葬,证明太湖一带曾为陆地。湖西山区水流汇入荆溪,向北流入长江;南部山区水流经苕溪东流入海。后长江泥沙淤积形成南岸沙咀,荆溪入江水道被堵,改道东流与苕溪汇聚,积水形成早期的太湖。同时,东部的东江、娄江也相继淤塞,吴淞江河道束窄,出口受阻,湖面随之扩大。东汉时,湖面约1680平方公里,宋代增至约2000平方公里,最后扩展至今日规模。注入河流,南有发源于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西有发源于茅山和苏皖之间山地的荆溪;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出水口集中在北部和东部,有70多条水道汇合为望虞河、浏河、吴淞江(苏州河)和黄浦江,分别注入长江。湖周有阳澄湖、淀山湖、澄湖、洮湖、滆湖、长荡湖等较大湖泊250余个,千亩以下的湖荡数以千计。流域面积36500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屿数十个,以洞庭西山最大。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人工水道纵横交织,形成“五里一纵浦,七里一横塘”的稠密水网,富灌溉、航运、水产之利。旅游资源丰富。流域内盛产稻、麦,是重要商品粮基地。茶叶、毛竹、杨梅、枇杷、蚕桑生产居全国之冠。特产银鱼、梅鲚、白虾,为“太湖三宝”。 ☚ 滆湖 漕湖 ☛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又称五湖。在江苏省南部,面积2420平方公里,最深处达4.8米,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通称七十二峰。其中以洞庭西山为最大。著名景点有鼋头渚、马迹山、三山、阖闾城、宝带桥、天池石屋、紫金庵等。还有关于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孙子、范蠡、西施、项羽、范仲淹等历史人物传说和遗迹。湖光山色之美,堪称我国湖泊之最。 ☚ 狼山 无锡三山 ☛ 太湖Lake Taihu 太湖Taihu Lake—freshwater lake of over 2000kilometers 太湖即今江苏南部与浙江接界处之太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