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渊tài yuān

(字)林泳,号艮斋,又号弓寮,宋代宝祐进士,出宰安溪。

太渊

太渊tàiyuān

┃━ 泛指利剑。“太渊”是太阿与龙渊二宝剑的合称。清·姚鼐《酬释妙德》诗:“乃知其中利,凛然持太渊。”

☚ 太阿   文锋 ☛

太渊

(一) 神话传说中的天池。《元文类》一袁裒《求志赋》:“御飚轮以登太渊兮,叩招摇以周旋。” (二) 古宝剑太阿与龙渊的并称。后泛指利剑。清姚鼐《酬释妙德》诗:“古说久蒙晦,光明兴舌端; 乃知其中利,凛然持太渊。”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太淵
太淵  tàiyuān

手太陰肺經穴。在掌後内側横紋頭凹陷中。因其爲脈之大會,博大而深,故名。主治咳喘,唾血,胸痛心悸。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太淵主刺牙齒病,腕肘無力或痛疼,兼刺咳嗽風痰疾,偏正頭疼效若神。”

太渊

太渊

脐的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梁丘子注引《玉纬经》云:“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

☚ 中池   昆仑 ☛

脐【同义】总目录
脐昆仑太渊特枢
腹部

腹部

腹(~腔;~壁;~膜;腹胪;腹囊) 肚(肚腹;肚子;~皮;~肠;小~) 脾家 杜家村
腹的下部:小腹 少腹
脐带脱落之处:脐(脐部;肚脐;肚脐眼)太渊 特枢 昆仑
饥饿的肚子:饥肠 饥坑 饥仓 龟肠 空肠
空着的肚子:空腹 虚口
大腹:皤(皤腹;~然大腹) 大肚子 大肚皮
男子高挺起的大腹:将军肚
肚子肥满:腹便便
腹部肥大下垂:垂腴
腹部膨大的样子:便便 膨脝 膨亨 皤皤
肚子肥大凸出的样子:大腹便便 大腹彭享

☚ 臀部   手 ☛

太渊

经穴名,代号LU9。出《灵枢·本输》。别名大泉、太泉、鬼心。属手太阴肺经。输(土)、原穴。八会穴之脉会。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直刺0.3~0.5寸,避开动脉。艾条灸3~5分钟(图21)。

图21

太渊Taiyuan

系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取穴:仰掌在腕横纹上,手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取穴。针法:直刺0.3~0.5寸。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偏正头痛、半身不遂、口眼歪邪、牙关紧闭、牙痛及手腕部痛等。

太渊

经穴名。别名“大泉”。属手太阴肺经,输穴,原穴,八会之——脉会。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陷中处。主治:咳喘,咳血,呕血,胸背痛,喉痹,噫气,呕吐,无脉症,手腕无力疼痛等。直刺0.2—0.3寸;可灸。

太渊

太渊

手太阴肺经穴。取穴: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见图2—1—1)。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腕背痛。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局部麻痛。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 列缺   少商 ☛

太渊tàiyuān

经穴名。代号LU9。出《灵枢· 本输》。别名太泉。属手太阴肺经。输(原) 穴。位于腕掌横纹桡侧端, 桡动脉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 咯血, 咽痛, 无脉症等。直刺0. 3 ~0. 5 寸, 避开桡动脉。本穴为八会穴之一——脉会。

太渊

太渊L9Taiyuan

手太阴肺经穴。首见《灵枢·本输》。本经输穴、原穴,亦为八会穴中的脉会穴。位于手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舒腕仰掌取之。穴位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拇外展肌腱之间;有桡动、静脉; 并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一般直刺0.3~0.5寸,注意避开动脉。针感多向拇指方向传导。艾卷灸3~5分钟,不宜用艾炷直接灸法。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胸肺、头面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咳嗽,气喘,咯血,心痛,胸闷,缺盆相引痛,肺胀,喉痹,头痛,牙痛,目生翳膜,口僻,寒热,狂言,振寒,热病汗不出,手腕疼痛无力,掌中热等。现又多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经渠   鱼际 ☛
000012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