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國家大學 > 太學
太學  tàixué

亦作“大學”。古代的高級學府。西周已有太學之名,《大戴禮記·保傅》:“帝入太學,承師問道。”《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泮宫。”西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對賢良策》)和公孫弘等“爲博士官置弟子”(《史記·儒林傳序》)的建議,於元朔五年爲五經博士置弟子員,是爲封建王朝中央官學太學建立之始。至王莽執政時,“起明堂、辟雍、靈臺,爲學者築舍萬區。”(《漢書·王莽傳上》)《三輔黄圖》:“太學在長安西北七里。”東漢光武初,“起太學博士舍,内外講堂,諸生横巷,爲海内所集。”(《後漢書·翟酺傳》)又置博士祭酒一人,統領十四家博士,實爲太學的首長,此時太學始成爲一個有校舍有組機領導的機構,博士弟子通稱太學生。《後漢書·蔡邕傳》注引《洛陽記》:“太學在洛城南開陽門外,講堂長十丈,廣二丈。”魏晉南北朝時,政局紛亂,太學時興時廢。西晉於太學之外,另立國子學,規定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國子學,太學則成爲六品以下官員子弟求學之所。此爲九品中正制實行後,士族享有政治特權在教育上之表現。北魏太學、國子學和四門小學並立,又開皇親之學。唐宋時代之太學與國子學、四門學等同隸國子監,唐時規定太學收文武四、五品中級官員的子孫;宋代等級限制放寬,凡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得入國子學,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及庶民之俊秀者得入太學。宋代王安石曾改革太學制度,實行三舍法,擇優授官。元、明、清時期不設太學,只設國子學或國子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