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子家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子家令 太子家令官名。秦代始置。掌太子府仓谷饮食等事。《汉书·百官公卿表》: “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 太子率更、家令、丞……。” 张宴曰:“太子称家,故曰家令。” 臣瓒曰: “《茂陵中书》太子家令,秩八百石。” ☚ 太子少保 太子家丞 ☛ 太子家令 太子家令官名。属詹事。服虔曰: “太子称家,故曰家令。”汉因之,有丞。晁错为太子家令,以奇辨得幸太子,号为智囊。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家令主之。后汉则属少傅,主仓谷饮食,秩千石。魏因之,掌同汉。晋沿置,又兼主刑狱、谷货,职比廷尉、司农、少府。家令、率更令及仆,为太子三卿。太康八年(287)进品与中庶子、二率同。自汉至晋,家令在率更下,宋则居上。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主内茵褥床几诸供中之物及官奴婢,月用钱、内库、车牛、盐米、刑狱。齐因之。自宋齐以来,清流者不为之。时沈约为齐文惠王太子家令。至梁天监六年 (507),武帝以三卿陵替,乃诏革选,家令视通直常侍,率更、仆视黄门。陈因之,后魏亦曰三卿。北齐家令有功曹、主簿,领食官、典仓、司藏等三署及领内坊令、丞。隋掌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炀帝改为司府令。唐后为家令寺,置家令1人,唯不主刑法,余与隋同。龙朔二年(662),改家令寺为宫府寺,家令升为宫府大夫。咸亨复旧。辽有太子家令。金亦有家令、家丞,掌营膳栽植铺设及灯烛之事。元储政院置家令寺,有家令、家丞、家令司各2员,掌太子饮膳供帐。 ☚ 太子仆 太子门大夫 ☛ 太子家令tài zǐ jiā lìng官名。秦有家令,汉因之,有丞。掌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秩千石。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由家令掌管;西汉属詹事,后汉属太子少傅。魏因之,晋代家令兼管刑狱。宋、齐、北齐、隋、唐因之。隋代家令掌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唐代家令不主刑狱,其余与隋同。辽代称太子家令,属太子家令寺。《汉书·吴王刘濞传》:"朝错(晁错)为太子家令,得幸皇太子。"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家令》、《辽史·百官志三·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官名。秦朝置,为东宫属官,掌太子汤沐邑及东宫刑狱、饮食、仓库等事务,属太子詹事。西汉沿置,秩八百石。东汉时属太子少傅,主饮食、仓库,不掌刑狱,秩千石。魏、晋、南朝宋皆五品,晋朝时复掌东宫刑狱事,与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合称为太子三卿。南朝宋、齐时地位下降,出身高门者不任此职。梁武帝选用士人,以此职位视散骑常侍,十班。陈四品,北魏从四品上。北齐置为太子家令寺长官,从四品上。隋初沿置,兼掌奴婢,从四品上,炀帝时改为司府令。唐朝复置,不复主东宫刑法,从四品上。 太子家令官名。秦始置,汉沿置,为太子的属官,秩千石。《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张宴说:“太子称家,故曰家令。”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以家令主之,又主刑狱、饮食,职似朝廷的廷尉、司农、少府。佐官有丞。西汉属太子詹事,东汉属太子少傅。三国魏沿置。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诏以太子家令、率更令、太子仆进秩为第三品,与中庶子、二率同。南朝宋太子家令主内茵褥床,并知诸官奴婢月用钱、内库米盐、车牛、刑狱。齐因之。自宋齐以来,太子家令之职,为清流所不为。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始令革选,太子家令视通直常侍,太子率更令与太子仆视黄门。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以昭明太子妃居金华宫,又置金华家令。陈制同梁。北魏亦置太子家令,秩三品上,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后秩从四品上。北齐隋唐与辽以太子家令为家令寺的主官,金太子家令属詹事院,掌营缮栽植铺设及灯烛之事。参见“家令寺”。 太子家令东宫官属名。 职源秦汉古官。西汉晁错曾为太子家令(《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晁错传》)。 职掌旧掌皇太子之饮食,宋代罕置,“其职事实无毫末”,以兼官代摄(《宋会要·职官》7之24)。 官品宋初依唐制,为从四品上。《元祐官品令》等不载。 简称家令。《宋会要·职官》7之24、25:“(政和)五年二月十四日,刘渊为家令。……九月十九日,太子家令刘渊罢,以梁平代之。六年四月,……内符宝郎冯杨为家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