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道人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道人道

中国古代伦理学两大基本概念。天道指自然界的运行及其规律,人道指人的活动及其规律,具体指谓人事、人伦、人生理想的总称,亦即为人之道。春秋时期子产区分了道的两种形态,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18年)。老子认为,天道是与人相关的自然规律,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79章)。它是一种自然正义,“其犹张弓与?……损有余而补不足”(同上第77章)。表现出自在与自为的性质,他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同上第73章)。认为天道是可知的,“不窥牖,见天道”(同上第47章)。老子认为人道与天道正相反,是一种社会性的非正义力量。他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同上第77章)。因而主张恢复天道,取消人道。孔子主张人道,提出“志于道”、“三年无改于其父之道”的思想。《中庸》以诚这一道德本体论范畴来区分天道与人道,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孟子继承这一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进一步他又区分出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妾妇之道等。管仲学派以盛衰解释天道,《管子·重令》说:“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易传》天道人道兼别而异,以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材之道”,指出:“圣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易传·说卦》)。认为“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传》谦卦彖辞)。《礼记》以等级差别和仁义道德解释人道,《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礼记·丧服四制》:“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庄子发挥老子的思想,以有为无为解释天道人道,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在《天道篇》中,又区分为天道、帝道、圣道。荀子重人道,认为人道重辨,他说:“人道莫不有辨”(《荀子·非相》),辨在于礼,“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宋·张载认为人所践形,即有天道。他说:“人生固有天道。……惟圣人践形为实之至,得人之形,可离非道也”(《张子语录》中)。宋石介认为人道即人理,“人道非他,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夫妇、父子、君臣灭,则人道灭矣”(《徂徕先生文集》卷9)。清初王夫之主张“以人道率天道”(《思问录·内篇》),戴震则提出人道本于天道的思想,他说:“人道,人伦日用、身之所行皆是也。……人道本于性,而性原于天道”(《孟子字义疏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