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贶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贶殿

天贶殿

岱庙主体建筑,东岳大帝的神宫,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我国古代建筑三大殿。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传宋大中祥符元年,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真宗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六月天书再见于泰山醴泉北,殿即为此而建,故名天贶。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覆琉璃黄瓦,彩绘斗栱。东西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檐施金琢墨石碾玉彩画,重檐间高悬“宋天贶殿”巨匾。大殿双重台基,辉煌轩昂。殿内供奉东岳大帝,民间传为黄飞虎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福祸。明许仲琳《封神演义》敷衍其事。大殿与神像经历代重修重塑,神像舜目尧眉,庄重安祥。历代有72位皇帝到此举行过隆重的封禅大典。龛上高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御制“配天作镇”巨匾。殿内北、东、西三面壁画为表现泰山神出巡的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原画为宋人作,画全长62米,高3.3米,整个画面上共计697人,神马祥兽瑞禽、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宜,繁而不杂,构图宏深精密。今存经清代壁画家修复,不失为我国绘画史、道教壁画史上的杰作。

☚ 遥参亭   唐槐院 ☛
天贶殿

天贶殿

又名峻极殿,为泰安岱庙主体建筑。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辽“澶渊之盟”后,宋真宗无心再战,为了平息朝野的怨愤之情,达到“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的目的,采纳了副宰相王钦若搞“天书”的建议。据《宋史》: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真宗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六月乙未,天书再见于泰山醴泉北。上用朱砂写着:“皇帝崇孝育民,寿历遐岁”等字。十月,真宗东巡,以车载天书,封禅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对“天神”的告祭大礼。该殿即为此而建,因名“天贶殿”。殿共9间,东西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筑石起台,白石雕栏,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盖顶。殿内正面是高大的“东岳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帅”,可主生死。唐时被封为“天齐王”。宋封为“天齐仁圣帝”,元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明太祖尊为“东岳泰山之神”。殿壁绘有东岳泰山神出巡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东壁为《启跸图》,西壁为《回銮图》,以出巡仪仗人物为主,珍禽异兽间之,山川树木,楼阁亭榭为衬景,气势磅薄,布局谨严,笔法流畅,繁而不乱。壁画共有人物690个,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神彩各异,传为宋代作品。天贶殿前是宽阔的大露台,约847平方米。上下两层,绕以石栏。台两侧各立一座乾隆御碑亭,中间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一尊巨型香炉,两侧各放一防火大水缸,为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铸造。向南有一甬道,道尽头有一方形小石栏,俗叫阁老池。皇帝举行大典时,此处为群臣的位置。石栏内外立着金大安元年(1209年)泰安县令吴衍同其母王氏所献的九块玲珑石,立于甬道中间的一块叫“扶桑石”,据说蒙住人的眼睛绕此石三圈,然后去摸北面10米之外的“孤忠柏”,凡能摸着的都福份很大。天贶殿后是寝宫,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诏封泰山神为“齐天仁圣帝”后,同年封了一个“淑明后”,为其建正寝宫五间,左右配寝宫各三间。天贶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
并称为我国古代“东方三大殿”。

☚ 天王殿   天柱峰 ☛
000094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