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理0544天良。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

天理tiānlǐ

❶天然的道理
 △ ~难容。
❷宋代理学家把封建伦理看成永恒的道德法则,称之为天理。

天理tiānlǐ

❶ 〈名〉宋代理学家将封建伦理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称为天理。
❷ 〈名〉道义,公认的法则:天理不容│天理昭彰。
【同义】道义。

天理

(反)人情

天理tiān lǐ

自然的道理:大小都有个~,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 (三九·885)按正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五五·1304)

天理tiānlǐ

天然的道理。多用于积极方面。
贪赃枉法,天理难容!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天理
天理  tiānlǐ

星宿名。共四星,在北斗魁中,屬紫微垣。《晉書·天文志上》:“魁中四星爲貴人之牢,天理也。”《宋史·天文志二》:“天理四星,在北斗魁中,貴人之牢也。”

天理

❶ 自然法则。《庄子·养生主》:“依乎~,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❷ 天性。《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逆~,乱人伦,暴长虐老。”
❸ 宋代理学家视封建伦理为永恒道德法规,称之为“天理”。朱熹《答何叔京》之二八:“~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之件数。”

道义

道义

恩义 天理
品行,道义:行谊
恩情,道义:惠义
气节,道义:气义
崇高的道义:高谊
合乎道义:中道
 为人宽怀,行为合乎道义:大仁大义
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轻财重义
以道义为重:重义(重义气) 急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见利思义 居利思义 见得思义
遵守道义:遵道秉义
遵循道义:由义
顺从道义:顺道
避开嫌疑,固守道义:避嫌守义
强盗有时也讲道义:盗亦有道
(道德和义理:道义)

☚ 道义   不讲道义 ☛

各种程度的道理

各种程度的道理

一般的道理:经(经理) 常理 常道 彝伦
普通的道理:通理
人与人相处的常道:伦常
共同的道理:通方
普遍适用的道理:通道
普遍适用的道理或法则:通义
一般人都懂的普通道理:人之常理
天然的道理:天理(~昭然) 天道
天理和人欲:天人
充足的道理:满理
大的道理:譬大 大道理
有关大局的道理:大体(识~)
真实的道理:谛(真谛) 真理 至理 诚理 真诠 贞诠
包含在精辟言辞里的深刻道理:微言大义微言精义 微言大旨 微言大谊 微言奥义 微言奥旨 微言妙旨 大义微言
切中要害的言论,精妙深刻的道理:要言妙道 妙言要道
片面的道理:一面理
被歪曲的、不正确的道理:歪理(净说~)
狭隘的道理:咫尺之义

☚ 各种道理   义理 ☛

天理tiān lǐ

❶天道。《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
❷天性。《礼记·乐记》:“灭~~而穷人欲者也。”
❸自然的组织结构。《庄子·养生主》:“依乎~~,批大郤,导大窾。”

天理

亦称“理”,有条理、道理、规律等意思,指必然的规律与准则。作为我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称,与“人欲”相对。“理”字最早出现于《诗经》:“我疆我理,东南其亩。”(《小雅·信南山》)把“天理”和“人欲”作为一对伦理道德范畴首先提出来的是汉初人所作的《礼记·乐记》。宋明时期,“天理”或“理”,成了当时哲学和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因此称为“理学”。北宋的程颢第一次把“天理”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遗书》卷2上),它是超乎形器而无形体的精神实体,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源。而“天理”的实际内容就是封建伦理道德:“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书》卷5)“礼即是理也。”(《遗书》卷15)“忠者天理。”(《遗书》卷11)从而把道德原则上升为整个宇宙的最高原则。朱熹进一步发展了二程思想,明确地指出“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三纲五常。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卷13)。天理是至善的,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说“天下之理,不过是与非两端而已。从其是则为善,循其非则为恶。”(《朱子语类》卷13)陆九渊、王守仁与程朱不同,提出“心即理”,认为理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良知、善念,亦即伦理纲常。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王守仁则说:“良知即是天理。”(《与马子莘书》)陈亮、叶适、王夫之等思想家反对“离欲而别为理”(《读四书大全说》卷8,主张“理存于欲”,“人欲”适度即是“天理”。

天理

203 天理

指自然之法则。《庄子·天下》:“顺之以天理。”《韩非子·大体》:“不逆天理。”又指人的本然之性。《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宋明以来又演变为义理之性,与 “人欲”相对应。程颐说:“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遗书》)南宋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卷十三)。明王守仁则提出:“良知既是天理。”(《与马子莘书》)明清之际王夫之则提出“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读四书大全说》卷四)。认为人欲是合乎人的本然之性的。清戴震释“天理”为客观的自然法则,“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 (《孟子字义疏证·理》)

☚ 天道   太虚 ☛

天理tian li

heavenly principles—ethics as propounded by the Song Confucianists

天理

heavenly principles;plain justi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