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1919年7月21日创刊。初为日刊。周恩来主编。以“革新的同革心的精神为主旨,本民主主义发表一切主张”。栏目有要闻、时评、评论,主张、讨论、来件、演说、外论等。每期四版一张。宣传新思潮,指导学生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创刊号曾刊载周恩来撰写的社论《革新·革心》。每期最多销至二万份。同年9月21日出至第六十二期,受北洋军阀警察厅的干涉,被迫停刊。10月7日复刊。改为三日刊(周二、六出版)。12月16日改为周刊,后改半月刊及国外通讯等。约在1920年初终刊。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068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四”时期由周恩来主编的报纸,也是由学生创办的著名报纸。1919年7月21日创刊于天津。设有新闻、时评、新思潮、文艺、翻译等栏目。周恩来常在该报撰稿。宣传新思潮,评论国内外时事,指导青年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9月21日被迫停刊,10月7日复刊,由日刊改为三日刊,强调讨论世界潮流,以求中国的解放。每期最多销2万份。1920年初停刊。 ☚ 湘江评论 社会日报 ☛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四运动时期报刊。1919年7月21日创办于天津。主编为周恩来。编辑有潘世纶、赵光宸、胡维宪、薛撼岳等。该报以宣传新思想、评论国内外时事、报道全国学生运动情况、指导青年参加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内容。分设:主张、要闻、时评、新思潮、来件、文艺、演说、外论、翻译、函电、国民常识等栏目。其创刊号登载有周恩来所撰写的《革新,革心》社论,提出改造社会与改造思想相结合的主张。1919年8月30日,北京政府下令查禁。9月21日出至第62号,被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强制停刊。10月7日复刊。初为日刊,复刊后改为三日刊。共出版一百几十期,每日行销多达两万份以上。于1920年初终刊。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刊物,天津第一份学生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周恩来主编,初为对开四版的日刊,9月22日被北洋军阀秘密查封,经反复斗争,10月7日复刊,改为对开1张半的3日刊,每期发行4000份,最高达20000份,远销京、宁、沪等地。该刊曾派出“特派员”到山东采访,揭露山东军阀镇压学生运动的暴行。该报内容丰富,设有主张、时评、评论、新思潮、新闻、良常识、函电、文艺、翻译、要闻、演说、讨论、外论,来件等栏目,以时评和主张为重点,战斗性很强。1919年5月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6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到天津后,他积极投入爱国运动的洪流中,并接受天津学生联合会的邀请,负责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复刊后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为三日刊。出了两期后又恢复为日刊,一直到1920年初被查禁,共出100多号。周恩来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旨趣》中,提出20条办报宗旨,其中主要的是“本‘革心’同‘革新’的精神立宗旨”;“本日刊完全是学生自动的组织”;“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等等。他还以《革新,革心》为题,在创刊号上发表社论,提出改造社会和自觉改造思想的主张。他猛烈抨击旧礼教,提倡改革和科学民主。他以“飞飞”为笔名,写了许多评论发表,使五四爱国学生深受鼓舞,对爱国运动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 天下新闻 天铎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