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义和团义和团源于义和拳等民间秘密结社。天津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传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八国联军出兵天津,其附近各州县义和团蜂踊入津抗敌,迅速掀起义和团运动高潮。参加者为农民、手工业者、其他群众和少数清军士兵。义和团以八卦分支,各成系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各支派的总坛(总团)首领称老师,各坛口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红灯照首领称大师姐、二师姐……。著名的首领乾字团有曹福田、刘十九(呈祥)、韩以礼;坎字团有张德成,离字团有滕德生,红灯照有黄莲圣母。乾字团、坎字团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影响最大。基层组织坛口以村为单位设立。各村坛口数、各坛口人数不等。坛口多设于便团民聚会和练武的庙宇或大宅院,内部有较明确的分工,逐步建立了操练、点名、会议等制度。各坛之间以拜坛形式进行联系与交流,作战时各团互相邀请,协同作战。参加义和团要有保人,宣誓“不贪财,不好色”,纪律严明。首领和团民都须遵守,服从命令,否则神灵不佑。练拳习棒,出征作战都要诵咒。信仰与供奉的神各坛不同,多为平时熟知的戏剧中人物。团民自备口粮、服装、兵器。不扰民,作战英勇,不怕牺牲,深得天津人民的拥戴和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