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黄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黄汤

❶《刘涓子鬼遗方》卷三方。大黄、黄芩各三两,栀子五十个,升麻二两,芒硝(冲服) 一两 (一方作二两)。水煎,分三次服,快利为度。治实热痈疽,二便不通。
❷《圣济总录》 卷六十一方。炒大黄、木香、枳壳 (麸炒)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煎,食前服。治厌黄,症见四肢烦疼,手足无力,吐逆,不下饮食,渐渐瘦弱。
❸《圣济总录》 卷九十二方。炒大黄、黄芩各一两,栀子四十枚,炙甘草、芒硝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匕,水煎去渣,不拘时服,快利即止。治虚劳,肾经有热,膀胱不通,小便不利。
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大黄一两。为粗末,酒浸半日煎,去渣,分二次服,痢止勿服,未止再服,取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白术黄芩汤。治泻痢久不愈,脓血稠黏,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炒大黄、牡丹皮、硝石、白芥子、桃仁 (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空腹服,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治肠痈,少腹坚硬,肝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肤色或赤或白,小便稠数,汗出憎寒,脉迟紧或数者。
❻《证治准绳·女科》卷三方。生大黄、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生姜、地黄各一两,肉桂 (去粗皮)、郁李仁 (去皮) 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治妇人血瘀不消,及扑损血瘀。

大黄汤 《外台秘要》卷三

【组方药物】 大黄6克 黄连6克(去毛) 黄柏6克 栀子6克(擘)
【制剂用法】 上药4味,切。用水800毫升,煮6、7沸,纳豉12克,葱白7茎,煮取300毫升,分3次服。
【适应病证】 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大黄汤 《保命集》卷中

【组方药物】 大黄10克
【制剂用法】 上药细锉。用好酒300毫升,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230毫升,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2服,顿服之。痢止1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
【适应病证】 久痢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大黄汤 《准绳·外科》卷二

【组方药物】 大黄(锉,炒) 牡丹皮 硝石(研) 芥子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锉碎。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
【适应病证】 肠痈。少腹坚硬,肿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局部或赤或白,小便稠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者未成脓,如脉数则脓已成。

大黄汤dàhuánɡtānɡ

❶《刘涓子鬼遗方》方。大黄三两, 栀子五十个, 升麻二两, 黄芩三两, 芒硝一两(冲)。水煎, 分三次服。治实热痈疽、二便不通。
❷ 《卫生宝鉴》方。大黄一两。为粗末, 加酒, 水煎, 分两次服。治泻痢频繁, 日久不愈, 脓血稠黏,里急后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