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黄䗪虫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大黄䗪蟲丸 大黄䗪蟲丸 dàhuángzhèchóngwán 丸藥。䗪蟲,土鱉蟲。此丸以大黄、土鱉蟲爲主藥製成,故稱。佐藥有水蛭、虻蟲、蠐螬等。主治瘀血内停,目眶黯黑,潮熱羸瘦,經閉不行。參閲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大黄䗪蟲丸》。 大黄䗪虫丸《金匮要略》方。 大黄 (蒸) 十分,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杏仁、虻虫、蛴螬各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 水蛭一百枚, 䗪虫半升。 为细末, 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日三次。功能祛瘀生新。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亦治妇女经闭,腹中有块,或胁下癥积刺痛。实验研究: 本方有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回缩肝脾之功效; 有促进结缔组织吸收,并抑制异常增生的作用; 又有促进血块吸收的作用。 大黄䗪虫丸 《金匮要略》卷上【组方药物】 大黄75克(蒸) 黄芩60克 甘草90克 桃仁 杏仁各200克 芍药120克 干地黄300克 干漆30克 虻虫200克 水蛭100枚 蛴螬200克 䗪虫100克 大黄䗪虫丸 大黄䗪虫丸本方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方由大黄(蒸)十分,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䗪虫半升组成。 上十二味,共研末,炼蜜和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癥。主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亦治妇女经闭,腹中有块,或胁下癥瘕刺痛。本方所治证属瘀血内阻,经络营卫之气受伤所致。唐容川说:“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干血劳人皆知其极虚,而不知其补虚正易助病,非治病也。必去其干血,而后新血得生,乃望回春”。故立法取“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之义。 方中君以大黄、䗪虫下瘀润燥,破坚通络;干漆、桃仁、虻虫、水蛭、蛴螬消瘀活血,破结通闭;地黄、芍药、甘草濡养滋燥,和中缓急,寓祛邪勿忘扶正之意;杏仁宣气散结,能通大肠气闭,黄芩清肺,可泄瘀中伏热,并借酒之捷行,以助药势。王晋三指出:“君以大黄,从胃络中宣瘀润燥……䗪虫破坚通络行伤,却有神功,故方名标而出之”。本方原为主治瘀血内结之干血劳。临床常以腹满急而痛,不能饮食,肌肤甲错,目眶黯黑,以及妇女月经闭而不行,小腹急满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亦用于治疗腰痛,及肝硬化,属瘀血内结所致者,常与气血双补之剂配合应用。对于血虚之经闭及怀孕妇女忌服。 ☚ 鳖甲煎丸 皱血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