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豆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豆蚜soybean aphid大豆枝叶剌吸害虫,病毒病媒介体。学名Aphis glycines Matsumu- 有翅孤雌蚜 ![]()
大豆蚜 年生10余代(东北)至20余代(山东),以卵在鼠李或圆叶鼠李枝条上芽侧或缝隙中越冬。翌年春,鼠李芽鳞露绿到芽开绽期,平均气温达10℃以上,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成长后开始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以有翅孤雌蚜向豆田迁飞,为害大豆幼苗,形成点片发生。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迅速扩散蔓延,为大豆蚜盛发期。7月下旬后,因营养条件和气温不适,田间出现大量体色淡黄的小型蚜,再加上天敌数量增长,蚜量迅速减少。8月底至9月初,气温下降,大豆蚜开始后期繁殖,以有翅性母蚜迁回鼠李,生无翅卵生雌蚜,与迁回的有翅雄蚜在鼠李上交配产卵。 大豆蚜发生的一般规律是:❶越冬卵量多少与早期蚜情轻重呈正相关极显著,可据此预测苗期蚜虫的发生量。 ❷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旬均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在78%以下时,极有利于大豆蚜发育繁殖。即使早期蚜量少,亦能造成花期大发生。 ❸7月下旬,大豆生长点停止生长,加之气温升高等原因,大豆蚜自然消退。 在防治上宜做好蚜情预测; 采用农药在点片期消灭大豆蚜可防止扩散,普遍发生时用乐果、辛硫磷、氰戊菊酯类等农药喷施; 利用抗蚜品种;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瘿蚊、蜘蛛等。 大豆蚜soybean aphidAphis glycines Motsumura,昆虫纲,同翅目,蚜科。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食性较狭,寄主有大豆、野生大豆和鼠李。成虫体长0.96~1.6 mm,黄或黄绿色,体侧有乳状突;有翅胎生雌蚜触角第3节上有次生感觉孔6~7个。一年发生10余代,在北方以卵在鼠李芽腋和枝条缝里越冬。翌年4月间平均气温达10℃时,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并以孤雌生殖繁殖1~2代。5月中下旬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向豆田为害。秋季产生有翅性母蚜迁回鼠李,产生无翅产卵雌蚜,与大豆田飞来的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成、若蚜集中于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为害,造成卷叶,甚至幼苗枯死。可采用药剂拌种和田间喷药防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