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蒐赋》
辞赋名篇。北宋丁谓作。《宋文鉴》、《历代赋汇》见载。赋前有序云:司马相如、扬雄《子虚》、《长杨》诸赋,远取旁搜灵怪之物以壮大其势,撮其辞采笔力,恢然飞动,然皆人君败废之事,于典正颇远;而国家大蒐,行旷古之礼,辞人文士不宜无歌咏,故作此赋。文章先叙宋天子仲冬大蒐的意义:“答神佑,伫农隙,谨蒐狩,踵教本,稽典旧……盖亦阅军实于介胄,非徒恣畋于禽兽”。其次,铺写大蒐壮阔场面和复杂礼节,强调合乎礼义的大蒐,才“不曰暴天物,不曰教民战。于此辨名号而训仁义,于此昭文章而明贵践”。然后,历举三代以下帝王“反礼叛经,荒乐诛杀,放怀荡情”的错误行径,进行比较衬托。最终,颂扬宋天子“心以民本,事由礼先”,继承周礼,实行大蒐之典,并点明作意:“歌盛礼,俾千古知至德之巍巍”。全篇以“礼义”为中心,历数大蒐之礼的沿革制度,斥责滛逸,讴歌仁义,对宋代实行大蒐之典进行了肯定和歌颂。作品中心突出,观点鲜明;辞语典丽,议论严正。虽源出司马相如、扬雄《子虚》、《上林》、《羽猎》等蒐狩之作,然立意皎然,卓荦超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