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枝黄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枝黄花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黄花细辛(《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泉州本草》),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枝香(《广东中药》),蛇头王(《上海常用中草药》),金锁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黄花仔(《闽东本草》),骂袍(侗族名),土柴胡( 基源 为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一枝黄花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有4种。 原植物 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Solidago virgaurea L.var.leiocarpa(Benth.)A.Gray] 历史 本品为常用草药。 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山草类,云:“……江西山坡极多,独茎直上,高尺许,间有岐出者,叶如柳而宽,秋开黄花,如单瓣黄菊而小,花枝俱发,茸毛无隙,望之如穗,土人以洗肿毒。”按其记述和附图,对照商品药材原植物,基本一致。《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 《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所载,一枝黄花学名Solidago virgaurea L.应系毛果一枝黄花,可能鉴定有误,该种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天山地区。 形态 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35~100cm,不分枝或中部以上分枝。 中部茎叶有长2~4cm或更长的翅柄。叶椭圆形、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cm,宽1~1.5cm,基部渐狭,中部以上边缘有细齿或全缘;叶向上渐小,基部叶与中部叶同形;叶质较厚,两面沿脉及叶缘有短柔毛或背面无毛。头状花序较小,在茎上部排成总状或伞房圆锥花序。 总苞钟状,总苞片4~6层,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光滑或极个别在顶端有疏毛。花果期4~11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143页.图13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草地、林下、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 宜于气候凉爽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壤土和粘壤土均可种植。 4~5月用种子繁殖,条播,行距24~30cm,沟深3cm,播后覆土,每亩用种量0.75kg。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逐次间苗,并施淡人粪尿。 苗高7cm时定苗,株距12~18cm。定苗后,适当肥、水管理。 也可在春、秋两季分株繁殖。连续收割3~4年后,应翻蔸更新。 采集 秋季开花期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鲜用随时可采。 鉴别 性状 全株长30~80cm。根茎粗短,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2~5mm,上端有分枝;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红色,有棱线,光滑无毛,茎端有稀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疏松的白色髓心。单叶互生,下部叶具长柄,多脱落,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破碎而皱缩,上面黄绿色,下面淡绿色,展开后呈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2~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狭缩而形成翅状叶柄;叶缘具尖锐锯齿,上部叶锯齿较疏至全缘,几无柄,有睫毛。头状花序集生于茎顶,直径约7mm,排成总状或圆锥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膜质宿存。 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气清香,味微甘辛。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 ❶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具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略下陷,副卫细胞3~5个。 ❷ 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作念珠状增厚,亦有角质纹理;气孔少见。 理化 取样品粉末5g,加甲醇25ml回流20min,滤过,浓缩成1∶1,以芦丁为对照品,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甲醇水(2∶1∶1)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1%三氯化铝试液,先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斑点显红棕色,喷雾后电烤干,斑点转为亮黄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99) 加工炮制 将原药材拣去残根及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全草含一枝黄花甙(Leiocarposide)[1],其根、茎、花另含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s)、桂皮酰当归酸酯(Cinnamyl angelates)、倍半萜、二萜及乙炔类化合物[2]。 参考文献 [1] CA 1982;96:100966v [2] Phytochemistry 1981;20(1):2601 【药理】: 初步实验,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某些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医药研究资料(浙江医科大学) 1971;(2):24 【药性】: 性味 辛、苦、凉。 有小毒。 ❶ 《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归经 入肝、胆经。 功效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 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百日咳,鹅掌风。 ❶ 《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一点红,治上呼吸道感染。 ❷ 配白英,治流感。 方选和验方 ❶ 上感片(杭州中药厂):“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以及预防流感:一枝黄花1.5g,野菊花0.8g,前胡0.8g,贝母花流浸膏0.3ml,阿司匹林60mg,维生素C10mg,扑尔敏1mg。以上为每片含量。每片重约0.5g。 每次4片,每日4次。(有严重胃病者慎用)。 ” ” 单方应用 ❶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一枝黄花9~30g。水煎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