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理寺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理寺正 大理寺正官名。明代大理寺下设卿、少卿(正、副长官),寺丞、寺正、寺副、详事等数人。寺丞下设左右寺正各一人,秩正六品。小说中陈文昭为蔡京门生,原系大理寺寺正,陛东平府知府。(第十回) ☚ 大理寺 中书 ☛ 大理寺正官名。秦、汉之廷尉正。北齐至隋、唐改作大理正,一般称大理寺正。其主要职掌为“通判寺事”,与大理寺少卿同为该寺之通判官。《唐六典》:“大理正掌参议刑狱,详正科条。凡六丞断罪有不当者,则以法正之。”明以后,大理寺卿以下官分左、右寺,左、右寺各置寺正一人,寺副二人。但明、清的大理寺正地位低于大理寺丞,是寺丞的属官。参见〔大理寺丞〕。 大理寺正官名。汉以来有廷尉正,北齐始称大理寺正,员额一人。历代沿置。唐制大理寺正二人,从五品下,地位在丞之上,掌参议刑辟。详正科条之事,凡六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明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寺正各一人,正六品,地位在左右丞(正五品)之下。清制左右寺各以寺丞掌之,汉军寺丞初为寺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为寺丞。参见“廷尉正”。 大理寺正职事官名。 职源与沿革秦有廷尉正,西汉景帝时随廷尉之改大理,而称“大理正”。大理寺正始置于北齐(《通典·职官》7《大理正》、《分纪》卷19《大理卿·正》)。宋初沿置。咸平二年省去兼正之名。元丰二年后复置(《宋会要·职官》24之1)。 职掌❶宋初,以朝官兼大理正为详断官,掌议断刑。 品位❶宋初依唐制,唐为从五品下。 编制❶元丰二年复置大理寺狱时,大理正一人(《宋会要·职官》24之1)。 简称❶大理正。《曾巩集》卷20《杜纯大理正制》。《宋会要·职官》24之21:“大理寺正杜纯。” 职源与沿革晋武帝咸宁中(275—280)始置廷尉丞(《职源·大理寺丞》)。大理寺丞始置于北齐(《隋书·百官志》中)。宋沿置。 职掌❶宋初,大理寺丞由京官兼充,称详断官,参议断刑。咸平二年罢兼丞,径称详断官。 编制❶元丰元年初置大理寺狱时,丞二员(《宋会要·职官》24之6)。 简称与别名❶大理丞。《分纪》卷19:“《元祐官品令》大理丞正八品。”《梁溪漫志》卷2《文武官制》:“大理寺丞为宣德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