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小和卓木之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小和卓木之乱

清乾隆年间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木波罗尼都与小和卓木霍集占图谋叛清独立而在新疆发动的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蒙古阿睦尔撒纳叛乱后,被准噶尔部所掳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木受遣回到南疆。后因对清心怀疑惧遂号召各部反清,并于二十二年发动叛乱,霍集占自称“巴图尔汗”,企图进行封建割据,致使天山南路陷于混乱。清军数次进军平乱,均无功而返。二十四年,清军再次分两路出击,在巴达克山界伊西洱库尔两岸消灭了叛军,大小和卓木逃往国外,后被巴达克山首领杀死。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重新统一了天山南北。

大小和卓木之乱

清乾隆(1736—1795)年间大和卓木*波罗尼都与小和卓木*霍集占在新疆发动的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伊犁,将被准噶尔囚禁的南疆维吾尔族宗教首领玛罕木特(此时已死)之子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释放。为使协助统一南疆回部, 遣波罗尼都归南疆招抚维吾尔族,而命霍集占留伊犁掌管伊斯兰教。后霍集占因曾助阿睦尔撒纳反清,心怀疑惧,遂逃往叶尔羌、喀什噶尔,煽动波罗尼都,于二十二年发动叛乱,霍集占自称“巴图尔汗”。清派副都统阿敏道前往招服,被杀害。二十三年清廷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军进剿。后因作战不力被革职, 另委兆惠代之。初战清军占领库车。但进抵叶尔羌时战败,被围三个月,在援军到达后解围,返阿克苏休整。二十四年,清军再次出兵,大小和卓木抵挡不住,西逃巴达克山,被当地酋长素勒坦沙杀死,叛乱平息,新疆重获统一。

大小和卓木之乱

清乾隆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一称“大小和卓之乱”、“布拉呢敦、霍集占之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达瓦齐政权,大和卓木布拉呢敦与弟小和卓木霍集占献籍迎降。同年夏,清廷命布拉呢敦招抚天山南路,令霍集占驻伊犁辖旧属。布拉呢敦初无意分立割据,惟思“安集各城,听候大皇帝谕旨”。后因阿睦尔撒纳反清,霍集占乘机逃往南疆,一意鼓噪,要求“自长一方”,乃叛。清定边右副将军兆惠遣副都统阿敏道前往招服,为所杀。复任意苛剥百姓,攫取重额租税,残酷镇压黑山派徒众。霍集占自称“巴图尔汗”,偕布拉呢敦分守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和喀什噶尔(今喀什)。库车阿奇木伯克鄂对、拜城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阿克苏伯克色提巴尔氐被迫弃家投伊犁清军。清廷派兵征讨,大小和卓木先拒雅尔哈善等于库车,继围定边将军兆惠于喀喇乌苏(黑水),暂胜,及援军至,解围。二十四年(1759),清廷再次出兵。夏,在清大军压境下,裹胁维吾尔族众弃叶尔羌、喀什噶尔西遁,谋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相继受挫于霍斯库鲁克山(双耳山)、阿尔楚尔岭、伊西洱库尔淖尔(叶什勒池)。七月二十八日为巴达克山部酋长素勒坦沙所杀,乱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