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东亚共荣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1940年8月近卫文磨内阁决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正式提出,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同年8月外相松冈详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太平洋的许多岛屿等。中国和亚洲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这一计划。 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共荣圈Dadongya gongrongqua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 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目标。在1931年提出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 和1938年提出的 “东亚新秩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40年7月, 日本确立武力南进方针,近卫文麿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建立 “以皇国为核心, 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8月1 日,外相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 一词。其范围为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 西到印度, 包括中国、朝鲜、东南亚和太平洋许多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本侵占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 (今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建立殖民统治。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美国在太平洋的作战相配合, 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 使大东亚共荣圈彻底崩溃。 ☚ 莫斯科会战 太平洋战争 ☛ 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共荣圈Dadongya gongrongqua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称霸远东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目标。在1931年提出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和1938年提出的“东亚新秩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40年7月,日本确立武力南进方针,近卫文麿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8月1日,外相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其范围为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北部,西抵印度,包括中国、朝鲜、东南亚和太平洋许多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几乎达到原定的全部战略目标。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相互配合,最终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大东亚共荣圈彻底崩溃。 ☚ 莫斯科会战 太平洋战争 ☛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1940年提出的侵略计划。鼓吹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把东亚和南亚各国结合起来,“共存共荣”,实质上是企图吞并整个东亚、南亚地区,将其置于日本的奴役之下。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建立殖民帝国的侵略计划。1940年8月近卫文麿内阁提出。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阿富汗等。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这一计划。 大东亚共荣圈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征服和奴役亚洲人民并在亚太地区建立殖民统治的计划。 “大东亚共荣圈”的范围包括中国、朝鲜、印度支那、印度、马来亚、菲律宾、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南太平洋上所有岛屿以及前苏联的远东领土。这一计划在政治上以“共存共荣”为幌子,妄图实现其统治东方各国的目的;在经济上由日本垄断“共荣圈”内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从而建立日本法西斯殖民大帝国全面统治、剥削的“新秩序”。为实现这一计划,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疯狂的侵略和掠夺战争。中国和亚洲太平洋地区人民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大东亚共荣圈Common Prosperity of Great East Asia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炮制的侵略和奴役亚洲人民、建立殖民大帝国的扩张计划。1940年8月,由日本近卫内阁在《基本国策纲要》中正式提出,为了“共存共荣”,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此后,日本外相松冈洋石在对外声明中开始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在政府制定的“日本外交方针纲领”中,进一步提出必须努力促进“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被列入的国家和地区有:朝鲜、中国、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1941年底至1942年初,日本陆军省和拓务省制定的“大东亚共荣圈土地处理方案”中,将(前)苏联远东地区也包括在内。日本侵略者的这个计划,实际上已开始执行。二战时,它残酷地屠杀和掠夺“共荣圈”国家的人民,只是由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奋起抗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这一计划才未能最终实现。 大东亚共荣圈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1940年由日本外相松冈泽右在对外声明中提出。它表面上主张东亚各国应“共存共荣”,实际上是要实现日本独霸亚洲的侵略野心。被日本帝国主义列入大东亚共荣圈内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英属印度(即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苏联的远东地区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这一阴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