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夜交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夜交藤

药名。出《本经逢原》。又名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茎藤。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江苏、湖南等地。甘、微苦,平。入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活络。
❶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多汗,血虚周身酸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煎服:10~20g。
❷茎或叶煎水洗疥癣,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茎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还含夜交藤乙酰苯苷等。本品有镇静、降血脂作用。

夜交藤

夜交藤

为蓼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藤茎。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湖南、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甘,平。归心、肝经。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虚烦不眠。常与合欢皮相须为用,亦可与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相配。
❷风湿痹证。常与桑寄生、当归、鸡血藤等同用。此外,本品单味煎汤外洗可治皮肤瘙痒。

☚ 酸枣仁   石决明 ☛

夜交藤yèjiāoténg

中药名。出清· 张璐《本经逢原》。别名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茎藤。甘、微苦, 平。入心、肝经。养心安神, 祛风活络。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全身酸痛, 煎服: 15 ~30克。煎水洗治疥癣、皮肤瘙痒。

夜交藤

夜交藤

夜交藤,又名首乌藤、棋藤。始载于李翱《何首乌录》原名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藤茎。秋、冬两季落叶时采收,除去残叶,捆成把,晒干。
藤茎呈细长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直径2~7mm,节部稍膨大,直径可达1cm。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散生的点状皮孔。栓皮菲薄,易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导管孔明显,髓部疏松,类白色。气无,味微苦涩。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江苏等省。
本品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功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心悸、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疮瘙痒、痔疮肿痛及瘰疠等证。治血虚心失所养之虚烦不眠,常与当归、白芍、熟地、合欢皮配用;多梦而惊者,酌加酸枣仁、远志,可增强其宁心安神作用。《医醇賸义》之甲乙归脏汤,即用本品配补血镇潜之品,如当归、白芍、生地、珍珠母、龙齿、柏子仁等以治彻夜不寐,间日轻重之失眠。血虚经脉失和的周身酸疼,肌肤麻木以及风湿痹痛,每与当归、络石藤、鸡血藤、五加皮等祛风和络药配合应用。此外,夜交藤尚可用以治疗风疮疥癣作痒,如《本草纲目》用夜交藤一味,连茎带叶煎汤洗浴。民间亦流传有三花一子一藤治皮肤瘙痒方,即本品与野菊花、槐花、款冬花、地肤子,各等分煎服。配假蒌叶、杉木叶煎水外洗又可治疗痔疮肿痛。煎服,9~15g。
实验研究: 何首乌茎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醌、大黄素-8-葡萄糖甙。还含β-谷甾醇。

☚ 珍珠   秫米 ☛
000029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