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透视新闻学
主张新闻要用多透视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现实的一种新闻报道流派。出自英文MultiperspectivalJournalism一词。西方一些新闻学者感到20世纪末流行的新闻观和报道手法有许多弊病,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与、“合理”,因而提出改革新闻报道的主张,提倡用多透视新闻把报道题材集中于民众与国家的关系上,注意寻找那些更能鼓励或反映民众爱国、遵守宪法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新闻素材。多透视新闻把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报道方法倒置为自下而上,改变记者过去只注意上层人物的动态,而忽略对普通民众关注的报道作风。多透视新闻将更多地注意报道有关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新闻,主张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新闻。多透视新闻强调服务性新闻,主张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新闻,注意写综合、立体的报道以反映社会现实,反对那种追求奇异、唯有“坏消息才是好新闻”或唯有“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新闻观。为了推行“多透视新闻学”的上述主张,西方一些新闻学者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例如,增加新闻媒介总的消息来源,将新闻媒介的报道内容、设置的栏目或节目加以调整或扩充,以适应多透视要求;各个新闻媒介合理地分担报道面,最大限度地扩展读者的“视角”;采用社会募捐筹款或公办私助的办法,均衡使用“新闻窗口”,改变上层人物和有钱人垄断新闻媒介的状况。
“多透视新闻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赫伯特·基·根思在《新闻的判断》一书中提出的,以后为西方新闻界一些学者所推崇。它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新闻观,其实质是以平衡、折衷的手法改变过去新闻报道仅仅为垄断企业和富人服务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