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的特征是多个骨骺骨化异常,表现为小而不规则,形成短肢性侏儒,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理不明。患儿多在5~10岁时发病。临床表现为短肢性侏儒,关节疼痛僵硬以髋部更明显,屈曲畸形,指趾粗短。病变为双侧性,主要影响髋、膝、肩、踝、跖掌、指、趾等骨。受累骨骺的骨化中心出现过晚,密度不均匀,小而有时破碎不整。常有自愈倾向。但若出现严重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X线所见证实上述骨胳变化,但个体差异很大。病变主要在四肢骨骺区,脊椎只轻度受累。常见有双髌骨,胫骨下端骨骺外侧较内侧短,与距骨滑车部分的咬合面倾斜不平,因而腓骨相对较长,外踝较低,为本病特点之一。本病须与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相鉴别。无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