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二八事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继九一八事变后,为扩大侵华而在上海蓄意挑起的武装冲突事件。 此前,日本在制造争端的同时,调集上海的军舰30余艘、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陆战队6000余人,于28日下午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驻守该地的蔡廷锴等爱国将领,违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指挥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即“淞沪抗战”。上海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踊跃参加抗日义勇军、敢死队、运输队、救护队等组织,积极投入对日作战。宋庆龄积极支持这一抗日行动,于战斗开始后的第三天,即偕何香凝往前线指挥部慰问,表示尽力为众多伤员提供有效的急救服务,旋即为十九路军募集款项和物资,在短时间内主持创设国民伤兵医院,亲任理事,主管医院事务,并经常亲临病房慰问伤员,鼓舞士气。 在其感召下,一时名医云集,慰问品源源而来。2月宋致电苏联文豪高尔基,要求声援中国人民的淞沪抗战,得到高尔基的积极响应。 在各方面的支援下,十九路军斗志昂扬,坚持抗战一个多月,使日军受到重创。宋在国民伤兵医院接受记者访问时,高度赞扬该军“实为真正之民众武力”,“实为革命之武力与反帝国主义之先锋”、“军队之模范”,将必“益坚国民牺牲奋斗之志”。 但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予援助,3月初十九路军终因腹背受敌,被迫撤离上海。5月5日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