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农业经济研究世界各国(除中国以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学科,外国农业经济研究范围包括各国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的生产关系,以及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水平、速度、组织措施、技术政策、发展趋势和在农业生产力中起重要作用的自然条件等。研究对象是各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学科任务是:(1)研究外国农业经济的各种现象,揭示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2)总结外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社会主义农业代替资本主义农业的客观规律和途径;(3)为研究世界政治、国际经济关系、各国对外政策等提供基础材料。 与外国农业经济联系密切的是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侧重于用抽象的、概括的方法,揭示支配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也侧重用抽象法,并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来揭示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外国农业经济侧重于在分析外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各种现象的过程中,从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个性中揭示共性,从迥然有别的规律中阐明基本规律。研究内容主要有:(1)总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不同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农业发展水平、生产部门结构、农业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经验和教训,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农业的优越性等。(2)分论。包括美国、日本、苏联等在内的,世界若干重要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国家农业发展的简史、现状、政策及问题。(3)专题。包括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率、农业能源、农业现代化、农业污染、农业市场等方面。 外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八十年代后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因主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主要研究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性。 阅读书目: 《外国农业经济》华中农学院、沈阳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国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国外农业研究会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一圃制农业/二圃制农业/三圃制农业/四圃式轮栽制/农业革命/圈地运动/种植园/农业危机/农业发展的美国式道路/农业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容克/农业资本家/资本主义农场/农业资本主义化/集体农庄/余粮征集制/义务交售制/农业哲学/地力补偿说/农业论/谷物论/谷物法/孤立国/宅地法/列宁合作社计划/论合作制/论粮食税/南斯拉夫的合作社法/南斯拉夫的农价原则/社际委员会/农工统一委员会/跨单位合作/土壤银行计划/绿色证书/农业协同组合/绿色能源计划/公司农场/农业基本法/农地法/综合农政/合伙农场/绿色革命/三色革命/农业经营经济学/农业发展经济学/诱导发展理论/世界粮食会议/世界粮食理事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国际农业生产者联合会/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农业调整/世界粮食和农业情报及早期预报系统/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 ☚ 农业工程 一圃制农业 ☛ 00005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