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辅音声母又称复声母,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构成的声母。 汉语是否存在复辅音声母, 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大多数人倾向上古汉语是有复辅音声母的, 从汉藏语系的语言和个别的文献资料看是有可能的, 比如所谓的合音词的对应现象: 孔———窟窿, 风——飞廉等。 但现代汉语里没有留下痕迹, 所以目前还是一种假设。 复辅音声母由两个辅音共同组成的声母。有些音韵学家认为汉语上古时期曾经有复辅音声母存在。例如很多字谐声偏旁相同声母却有两种,如从“录”得声的“剥”和“绿”,前者声母是〔p-〕,后者是〔l-〕;从“各”得声的“格”和“路”,前者声母是〔k-〕,后者却是〔l-〕。还有一些慢声,如“笔”读“不律”,声母分别为〔p-〕、〔l-〕; “孔”读“窟窿”,声母是〔k‘-〕和〔l-〕。假定它们是由上古的一个声母分化而来,没分化之前就有可能是〔pl-〕、〔kl-〕、〔k‘l-〕这样的复辅音声母。这只是一种假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