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复辅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复辅音

又称复合辅音、 辅音连缀、 辅音组合。 指同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它们处于同一紧张增强阶段或减弱阶段。 如: 英语 “place[pleis] (地方)” 中的pl, 俄语“страна[strana] (国家)”中的ctp。有些学者认为上古汉语中也有复辅音,如 [kl] [mx]等。虽然辅音相连,但不处在同一个音节中, 则不是复辅音, 如普通话 “朗读 (langdu)” 中的ng和d;虽处于同一音节,但不是紧紧相连的辅音,也不是复辅音,如普通话“唱(chang)”中的ch和ng;普通话中的塞擦音, 虽然由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组合而成,但其发音听起来单一,也不是复辅音。英语、俄语中也称复辅音为 “辅音丛”、 “辅音串”。

复辅音fù fǔ yīn

两个或更多的辅音结合在一起。1923年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西藏文自唐朝以来,音读虽变了,而文字的拼法不曾变,更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中国古音里许多奇怪的复辅音。”

复辅音

复辅音

也称“复声母”。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辅音结合在一起叫复辅音。它们结合在同一音节之内,并处在同一增强或同一减弱的紧张上。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过[pl]、[tl]、[kl]、[mx]等复辅音。
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上古汉语是否有复辅音,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高本汉、董同龢、林语堂等人认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因为形声字的主谐字和被谐字声母往往不同。用复辅音加以解释,比较方便。如“各:洛”可以解释为klak→lak,或klak→glak→lak。有的学者还根据汉藏语系某些语言的情况,给上古汉语拟订了十几个复辅音。
但是复辅音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找不到足够的证据。从形声偏旁看,主谐字同被谐字声母不同的往往不止一两个。 如“䜌”[luan],《广韵》落官切。从它得声的字有“变”(bian)、“恋”(liàn)、“蛮”(mán)、“弯”(wān)等,究竟上古是什么样的辅音,很难说清楚。王力和其他许多学者在构拟上古音系时都没有拟订复辅音。参阅庞光华《论汉语上古音无复辅音声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 轻唇音   清浊 ☛

复辅音

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结合体。大多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少数出现在音节的末尾。如撒尼彝语[dlu](踢)中的[dl],英语strong(强)中的“st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7: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