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复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复试fùshì

对初试合格的人进行第二次考试
 △ 参加~。

复市;复试

◉ 复市fùshì  商店、集市等停业或罢市后恢复营业。〈例〉商场~/ 经过整顿,这里的农贸市场~了。〈近〉复业/ 开市。〈反〉罢市/ 停业。
◉ 复试fùshì  某些考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叫做“初试”,第二次叫做“复试”。〈例〉准备参加~/ ~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反〉初试。

复试

(反)初试

复试fù shì

有些考试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叫做初试,第二次叫做复试。1908年林汝耀《苏格兰游学指南》:“各门不能一试都取者,来次可复试其未取之门。”

初试←→复试chū shì ← → fù shì

初试:分两次举行的考试的第一次。
复试:分两次举行的考试的第二次。
【例】 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何为:《第二次考试》)

考试

考试

考(~工;考校;考察;招~;待~;投~;月~;季~;报~;初~;中~;高~;主~;监~;补~) 试(试考;~卷;~测;口~;笔~;面~;免~;校~;课~) 校课
要求书面答案的考试:笔试
命题考试:发策决科
统一考试:统考 通试
第二次考试:复试
举荐考试:呈试
前往考试:赴考 赴试 从赋
及时考试:辄试
考核,考试:考较
审察考试:览试
考试条例:试例
 考试律令知识:试法
请人代考:枪替
考生交出考卷:交卷
考试事务结束:撤棘
通过考试:过考
 通过省试:过省
考试列入优等:高第 崇科
(通过书面或口答方式,考查技术或技能:考试)

另见:学生 参加 考核 知识 技能 科举 名次 考场 考试的人

☚ 考试   科举考试 ☛

复试

考试方式之一。科举考试及现代考试中均采用,即再次命题对考生进行的复核考试。科举时代的复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初选有名者再次进行的考试,以决定最后能否录取。如宋代宰执、大臣子弟省试合格,赴后省复试;童子科试人,须赴都堂在宰执前复试;制科举人进呈论策卷子,若合垎,必送中书省复试。此外,乡试、国子监补试也经常复试。宋代之“帘试”,多属复试。清代的童生试,在院试后有复试,俗称“大复”,内容为四书文、经文各一篇,五言六韵诗一首,并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复试通过即发榜录取。这种复试均于榜前举行。另一种是在榜发后对录取者重新命题再次进行的考试,旨在防止取士不公,实质是对录取者资格的重新认定。唐代已有此例,如长庆元年(821)三月榜发后,因有言取士不公,穆宗特取进士及第的郑朗等十四人复试。然不常见。宋以后渐多。开宝六年(973)三月,因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遭议论,称其取舍不当,遂复试进士于讲武殿。明代亦常有复试之例,皆因取录者被言而行之。万历十年(1582),监生刘襄之已考选中书舍人,后以所试瑞雪诗先有关节被劾,襄之不服,自请复试,结果再试合格,任职如故。然终明之世,复试未成为固定制度。至清代,乡、会试之后的复试则成为定制。乡试的复试始于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因顺天、江南考官受贿事发,世祖于次年亲自复试,对不合格者分别予以处罚。康、雍、乾时亦有此举。至嘉庆四年(1799)定为制度,每科榜发后,均得再试。道光二十三年(1843)定,各省举人于会试前至京复试,不经复试不准赴会试,实际是对举人资格的再认定。因事延误或有意逃避复试者于下次会试前补行复试,三次不复试者永停会试。复试内容为时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复试结果凡列一、二、三等者准会试,四等罚停会试一科或二科,不列等者黜革、察究。会试的复试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顺天解元查为仁传递事发,乃复试贡士于畅春园,黜五人。雍、乾时常有复试贡士之举。嘉庆初定会试复试例,试于乾清宫,六年(1801)改于保和殿。复试内容为四书文一、五言八韵诗一,后改为经义一篇,论一篇。复试结果凡列一、二、三等者准殿试,不列等者不准殿试。

复试

复试

科举考试中对已录取者重新命题进行的考试。唐、宋已有此例,然属临时之举,并未成为制度。如唐穆宗长庆元年 (821年),因宰臣言取士不公,所取多大臣子弟,乃复试; 宋太祖开宝六年 (973年),因下第举人抗论考官取舍不当,遂于讲武殿命题重试。明朝亦有复试,皆因士子被言而行之。至清朝,乡、会试之后的复试则成为制度。乡试复试始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顺天、江南考官受贿事发,舆论大哗,世祖乃于次年亲自复试,对不合格者分别予以处罚。康、雍、乾三代均有此举,至嘉庆四年(1799年)定为制度,每科放榜之后,均得再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规定各省举人于会试前一体至京复试,不经复试者不许参加会试,实际是对举人资格的再认定。如因事延误或有意逃避复试者,于下次会试前补行复试;三次不复试者,永停会试。复试内容为时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复试结果,凡列一、二、三等者准会试,四等罚停会试一科或二科,不列等者黜革、察究。会试复试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因顺天解元查为仁传递事发,乃复试贡士于畅春园,黜五人。雍、乾时常用复试贡士之举。嘉庆初规定会试复试例,试于乾清宫,六年(1801年)改于保和殿。复试内容为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复试结果,凡列一、二、三等者准予参加殿试,下列等者不准参加殿试。又,清代尚有对拔贡、优贡考试的复试,然行于放榜之前,与乡、会试之复试不同。经复试合格者方取得贡生资格。

☚ 磨勘   科举考试内容 ☛

复试

初试后的再一次考试。

复试

reexamination

复试

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诏“食禄之家, 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此后别命儒臣于中复试,合格者乃赐予及第。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学士李昉知贡举,落第人诉李昉举士不公,太祖亲临殿廷复试之,于落第者中又取进士若干名。其后规定,大臣子弟省试合格者须赴后省复试;童子科试中者,亦须赴都堂在宰执前挑试,解试与国子监补试也常进行复试。清代有会试复试之制。康熙五十一年 (公元1712年) 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走逸,康熙帝疑新进士有代请中试者,亲自复试于畅春园,黜五人,是为会试复试之始,雍正、乾隆时常有复试贡士之举,至嘉庆初著为令。会试之复试遂成定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