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士穷乃见节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士穷乃见节义。 士穷乃见节义。(韩文公“柳子厚墓志铭”) 仁义之士的志节,只有在情势困窘的时候才可看出来。小人在危急时,表露出的是丑陋的一面,不能再掩饰平日所矫饰的伪善。 柳完元屡遭左迁。有一次,同朝刘禹锡,陈言直谏,忤逆皇上,被眨放播州。满朝文武没人敢为他求情,只有柳宗元挺身而言,可惜皇上余怒未息,拂袖而去,不予理会。柳公求情不成,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刘禹锡)家有老母,我实在不忍心看他陷入这样的困境无法向家中老母交待,况且也没让他们母子都去播州受苦的道理。”于是上朝请命,愿代刘禹锡往播州。这豪迈举动不仅使刘禹锡改谪连州,也留下了千古佳话。 韩愈借以说明惟有紧急关头,才能看出贤士的真正节操。正如文天祥正气歌所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弱之肉,强之食。 相尚以道。 ☛ 士穷乃见节义。名言: 士穷乃见节义。 注释: 穷: 不得志。见(xian): 显现。 句意: 人在失意的时候节操义气才能表现出来。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士穷乃见节义。
(韩文公“柳子厚墓志铭”) 仁义之士的志节,只有在情势困窘的时候才可看出来。小人在危急时,表露出的是丑陋的一面,不能再掩饰平日所矫饰的伪善。 柳完元屡遭左迁。有一次,同朝刘禹锡,陈言直谏,忤逆皇上,被眨放播州。满朝文武没人敢为他求情,只有柳宗元挺身而言,可惜皇上余怒未息,拂袖而去,不予理会。柳公求情不成,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刘禹锡)家有老母,我实在不忍心看他陷入这样的困境无法向家中老母交待,况且也没让他们母子都去播州受苦的道理。”于是上朝请命,愿代刘禹锡往播州。这豪迈举动不仅使刘禹锡改谪连州,也留下了千古佳话。 韩愈借以说明惟有紧急关头,才能看出贤士的真正节操。正如文天祥正气歌所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士穷乃见节义。【注释】 穷:苦难。 节义:操守和道义。 【赏析】 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在赞扬柳宗元的崇高品格、渊博学识、政治上的才干和文学成就的同时,又为这样一位杰出人才长期遭贬谪,不为世用而感到深深不平。特别对柳宗元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倍加赞赏。 “士穷乃见节义。” 意思说:人在困厄之时,方显出自己的气节。 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要求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得到顺宗李诵的支持。不久,宦官俱文珍勾结藩镇韦皋,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内禅”给宪宗李纯,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同属革新派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郎州司马。 十年(公元815年)以后,柳宗元、刘禹锡奉召回到长安。一日,同游玄都观,刘禹锡见观里空地上长满了桃树,不禁感慨万端,题写了一首小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寓指满朝新贵们,都是刘、柳等被排挤出朝廷以后由顽固守旧势力提拔起来的。为此,刘禹锡以“心怀怨恨,诽谤朝廷”罪,再次被逐出京都,贬到比朗州更远的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任刺史,继之又贬任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柳宗元也因此受牵连,贬到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任刺史。 但柳宗元不但不怨刘,还以刘禹锡家有老母为由,提出与刘交换贬所,在别人躲避唯恐不及的情况下,柳冒死上请,不顾加重自己的罪名,甚至甘愿冒病死蛮荒的危险。这种品质和对朋友的情义,令韩愈感动万分,击节赞赏,发出了“士穷乃见节义”的慨叹。 事实上,“士穷乃见节义”也是韩愈一贯的思想。韩愈一生的遭遇与柳宗元相似,所以由柳宗元而念及自己,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在赞美其高尚节义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信念。而对那些平日信誓旦旦,“一旦临小利害”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则给予极大的蔑视、嘲讽和挞伐。 士穷乃见节义。【名句】士穷①乃见②节义③。 【注释】①穷:苦难。②见:同“现”,显现。③节义:操守与道义。 【释义】士人遇到苦难时方能显现出操守与道义。 【点评】只有在危难之时,方能检验人的节操。 参考文献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