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鬼神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鬼神论》 由日本德川初期著名儒学家新井白石(1657-1725年)所著。 全书约2万余字,成书年代不详,卷末有明和7年(1770年)字样。该书代表了日本朱子学者对鬼神、灵魂、宗教比较开明的见解,反映日本儒学的合理主义倾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作者首先指出:“鬼神之事很难加以适当说明,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更为困难,所以也就谈不上信仰它了。”接著作者援引孔子的话“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之后又说,那么应如何合理对待这件事呢?作者开始阐明自己的儒学自然观和人生观,认为,天地万物全都是具有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屈伸转化而已。“天地间何物非阴阳之气所生成”,“所谓阴阳二气本是一气之屈伸。气伸则为阳(例如春夏),气归而屈则为阴(例如秋冬)。 ”因此作者认为鬼神之事也只不过是阴阳二气的一种作用而已。“气之清明为神”“在地为祗”“魂魄归于天地故有鬼之名”“其魄归地为鬼,其魂升天为神”,原本都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应当信仰什么“怪力乱神”之类。 他又解释说,人们迷信鬼神只不过把这些尚未能认清的自然现象和对先祖的怀念之情误认为鬼神,其实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因此应好学上进。 总之,作者虽没达到明确的无神论的高度,但他用合理主义解释鬼神,对破除迷信,正确认知事物和对待人生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该书在日本思想史上影响很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